时事,关注>

进一步细化完善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

2025年我国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2023-05-30 09:20:28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337 分享

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社会文明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近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今年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2.png

自从2019年7月上海正式实施强制垃圾分类后,垃圾分类“上海模式”得到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

住建部表示,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福建、河北、山东等20个省份,上海、广州等173个城市,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目前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焚烧处理能力占比77.6%,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计划,力争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还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补齐中西部地区焚烧处理短板,持续提升焚烧处理能力,争取年底前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70%。

不仅如此,今年,住建部还将启动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等修订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特别是在垃圾减量化方面,要加强制度供给,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减少包装物,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减轻末端处理设施的压力。

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表示,今年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让群众知道垃圾分类既是文明素养的体现,更是法定责任义务,要把教育和惩戒相结合,保证垃圾分类时效。另外,今年各地也要加快立法进程,立项调研一批、讨论审议一批、公布实施一批,争取年底前完成立法城市比例达到70%以上,力争2025年底前基本建立完备高效的法规制度体系。

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过去两年,在46个大城市已经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后,更多地级市、县域也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推广。例如,湖南省永州市、云南省昆明市、江苏省镇江市等地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6月正式实施,广东省湛江市等地也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

不过,各个城市垃圾分类管理规范程度不同,直接投放达标率也有差异。其中,上海是执行分类规范较为严格的城市,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95%以上,“上海模式”也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据研究机构测算,以上海模式向全国城市人口推广,垃圾分类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

事实上,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目前尚未出现全国性综合实力超强的龙头企业。随着政策、市场等层面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要求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专家表示,垃圾分类是一场涉及垃圾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企业主要采取按照垃圾处理的吨数获得政府补贴的模式,虽然在之前的处理路径中是合理的,但在垃圾分类推广后,分类工作做得越好,进入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就越少,企业缺乏垃圾分类的动力。因此,建议对目前的垃圾处理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采取“费用包干制”,根据每天垃圾实际产生量乘以单价再乘以总天数,让企业“多余自负、节省自得”,增加垃圾分类的动力。

从总体来看,垃圾分类市场仍有空间。《“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基本满足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需求,并鼓励有条件的县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由此可见,2023年内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覆盖率仍需提高,对照2025年目标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也有进步空间。

推进产业化发展

实现垃圾分类产业化,是垃圾分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在全国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并大力推行资源回收利用,深圳的生活垃圾碳排放处理能力领先全国其他城市,基本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深圳已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涵盖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等各类型固体废弃物。虽然深圳是北上广深之中垃圾处理压力最大的城市,但是深圳却以最小的土地面积,高效、环保地处理了第二多的生活垃圾。

据了解,自2018年起,深圳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公众教育 “蒲公英计划”,针对公众和校园两大教育板块,组建推广大使、督导员、志愿者等四支宣传队伍,在城市内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理念。

目前,深圳已在全市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实现专车专运分类运输,新建的垃圾焚烧、厨余处理等设施也增强了深圳的垃圾分类处理能力。

2022年,深圳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铁十条”,进一步将工作任务传导至社区,调动基层庞大的行动能量。相关数据显示,在一系列组合拳配合下,深圳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天分类回收量为1.5万吨,回收利用率接近一半,为47.2%。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形成,这三点是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垃圾处理仍会面临挑战。从全国趋势来看,一方面,中国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也跟着减缓;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也从填埋转向焚烧,碳排放的强度快速下降。

专家建议,要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弹性处理系统,将周边城市的有机固废纳入进来,把焚烧厂变成城市的能源转化中心。这需要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共同推动城市垃圾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依琰)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