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

全国五一劳动获奖者忽东风:玩转”机床的数控“刀客”

2023-05-23 16:50:13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136 分享

在“毫厘间”寻找“人生坐标”,在“细微处”不断挑战自我,以匠心坚守初心,用创新赋能发展,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机械加工专家,他用了1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晋西集团防务装备事业部机械加工分厂的忽东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66a9297a31b440e29d3233a5929700f6~tplv-obj.jpg

2006年,还在学校学习的忽东风在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山西赛区比赛中展露锋芒,引起了晋西集团相关部门的关注,比赛结束后他作为人才被引进晋西,在防务装备事业部机械加工分厂开启了自己的数控人生。

“我只是一个大专生,就凭技能大赛获了奖,能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企业站稳脚跟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忽东风还有些不自信,“虽然会有迷茫,但有一点我很坚定,我喜欢数控,我就是要在数控方向‘一条道走到黑’。”装卸产品、测量工件、制作工装……他从操作工做起,靠着勤奋刻苦,一步步地成长为技术员、技能带头人。工作中,他不放过每一张图纸,甚至常常跑去旁观参与每一个与他“无关”的项目,从班组长到一线职工,他一个都“不放过”地认真求教,并将所学记录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本子里。

传说中每一位“封神”的大侠都有一套“武林秘籍”,忽东风也不例外,翻开这些“宝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的“绝学”,有些是技术创新构思,有些则是科研试制的“金点子”,每一个文字都记录着他的认真钻研。忽东风将技能体现在产品上,将心得写进文字里,每次解决了产品问题,他都及时总结,提炼成新的技术方法,汇编成实践案例,编写出培训教材。多年来,他撰写发表了《异形窄槽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与研究》《宏程序螺纹切削及用螺纹车刀去头应用研究》《棱边倒圆切削操作法》《数控机床攻丝应用研究》等论文,丰富了公司数控加工经验,其中,《忽东风薄壁筒类零件操作法》被兵器工业集团第四届创新大赛评为“特色操作法”。

“有定力才能见功力”

d5029999b28042b0a7a576305d82506f~tplv-obj.jpg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通往成功的路,从来都铺满荆棘、洒满汗水。

“有想法、爱钻研、爱琢磨,肯下功夫学。”这是同事们对忽东风的印象。“愿下笨功夫,肯下苦功夫。”这是忽东风对自己的评价。

也许是出于对数控的热爱,抑或是性格所致,忽东风有着惊人的定力。为解决生产难题,他可以没日没夜地与机器作“斗争”,蹲在设备旁长达十几个小时,有时可以一个月里天天在脑子里琢磨,有点思路就动手去实践,不断推倒重来,反复尝试,甚至一晚上不睡觉也乐在其中。有定力才能见功力,用功力才能见成就。忽东风挤出时间学、静下心来悟,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娴熟地掌握了机加技术;他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解决了无数生产加工中的“疑难杂症”。

“小忽,手工修磨这零件,我们力气费了不少,时间占用一大半,锉刀、砂纸、百洁布也用了不少,大伙都嫌不出活呢。”

“是啊,小忽,最主要的是零件磨出来效果还不好,这问题不解决,质量效率都没办法保证。”

忽东风双目凝神,紧盯着这棘手的零件陷入沉思。

分厂一种零件的生产采用新的结构设计后,由于操作工的修锉和打磨技能不同,导致该零件拐角处厚度不均、粗糙度也不同,质量难以保证。接到任务后,忽东风立即带领同事从图纸开始研究,初步制定了四种解决方案,经过多次试验,结合现有设备条件,自主设计了一种非标刀具,将两片三面刃铣刀叠在一起同时切削,保证了该零件加工的质量稳定性,缩减了精加工工序,并且不再需要人工修锉,达到了“机器换人”的效果。

忽东风说:“技术研发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好的技术方案,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17年来,忽东风先后参与国家重点试验项目8项,工艺创新50余项,产品研制300余种,自制工装、夹具及解决技术难题上百种,节创价值600余万元,为晋西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千树万树梨花开”

ee3b62b7039e4bdb9b1531b775da3aff~tplv-obj.jpg

谈及今后的工作方向,忽东风有着自己的想法,“我想带好一支队伍。”2019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忽东风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在这里,汇聚了晋西集团各单位的精英,团队采取“平时分散、战时集中”的工作模式,遇到问题时,大家进行头脑风暴,对技术难题、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对故障发生的原因、处理的过程、处理的结果进行详细剖析,调试新设备、解决产品打磨毛刺问题、解决数控机床攻丝问题……他们合力攻坚,解决了一项项难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对于人才培养,忽东风更喜欢把“课堂”搬到车间,在一线教学中,他把自己的“独门秘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引导他们独立操作,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与设备“打好交道”,一如多年前刚参加工作的他一样,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徒弟们都说:“有师父在的地方总能找到正确答案,有师父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

“在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中,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主角,都是奋进者、搏击者。我能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企业和各位师傅们的培养。作为兵器技能带头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晋西更多的年轻人一起乘着国家大力培养技能人才的东风,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忽东风信心十足。

轰鸣的车间,冰冷的机器,繁杂的编程数据……这些旁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工作,却是忽东风愿意倾注满腔热血的事业。坚持最初的梦想,实干不止步,创新不停歇,从“高原”迈向“高峰”,是忽东风一直努力前进的动力。(河北省民营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会 文/图)

责任编辑:于江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