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升级监管手段 ​规范预付消费

2023-02-09 09:30:08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947 分享

“诱导办卡”“存费跑路”“霸王条款”……这些遭遇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头疼。近日,甘肃省商务厅采用“政府监管+企业服务”的市场化运营理念,联合丝绸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甘肃省单用途预付卡监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全省预付式消费领域的智慧化监管。

办理了消费卡,美容院、健身房、游泳馆、培训学校等却突然关门。近年来,名目繁多的预付式消费陷阱频现,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一些不法分子和无良商家甚至将预付卡当作骗取钱财的工具,以种种优惠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然后卷款跑路,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维权艰难。

商家积极推广预付卡是为了满足自身资金需求,同时可以用于维持自身良性运转、扩大经营规模。但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已施行的实施细则、法律责任等方面不规范,使得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威慑力不足,导致预付费问题屡禁不止,预付式消费模式也成为了一些商家割“韭菜”的工具。

市场经济环境中,预付卡消费本无原罪。对于商家来说,通过办理预付卡可以锁定客户群体、快速回笼资金;对于消费者来说,预付卡消费可以享受更多折扣,而且比现金消费更加便捷安全。可问题是,一边是商家许诺的优惠,一边是资金安全风险,消费者时常陷入纠结,随着商家跑路现象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预付卡消费望而却步。因各种原因关门跑路,消费者退款难,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由此,如何从根上化解问题,既让预付卡模式发挥其刺激商业的作用,又让消费者权益获得坚实保障,需要监管者用智慧、花心思、下巧力。

有必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尽早尽快出台预付式消费立法,从收取预付费的经营者资质、合同要求、履约担保等方面予以明确,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对预付式消费模式进行全面规制,防范后续风险。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对欺诈行为和不良营商手法的约束和惩处力度,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对恶意圈钱跑路行为,实施从业禁入,追究法定代表人刑责,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建立预付式消费模式账户监管制度,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确保消费者的预付资金安全。

政府监管部门要当好“中间人”,既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撑腰助力、提供切实支持,为预付消费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也是处理各类市场矛盾纠纷时应有的立场。(潘铎印)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