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原创>

顶住压力持续发展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 同比增长3%

2023-01-18 11:16:55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622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彭婷婷)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

值得一提的是,内需市场韧性、潜力十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展望2023年,受访的专家预计,2023年经济内需将担主纲,全年GDP增长5.3%左右,呈N形走势。

20230117352233ta.jpg

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02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图为江苏苏州一家企业内的生产景象。 (图片由CNSPHOTO提供)

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国家统计局如是表示。

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也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的台阶。

其中,服务业生产、消费降幅收窄,基建、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增强。信息软件服务业、金融业等保持韧性,推动经济好于预期。同时,就业、物价目标双双完成。在就业方面,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的预期目标;在物价方面,2022年全年CPI上涨2%,处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内。全年物价涨幅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

此外,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7.7%,突破40万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至此,我国已连续6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尽管2022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多的内外部冲击,但能够实现3%的增速,与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相对较快,而且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再上新台阶,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韧性、潜能和活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总的来看,2022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经济总量持续提高,意味着我国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也意味着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扩大消费稳定投资亮点多

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内需恢复超出预期,韧性强、潜能足。

在消费方面,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分阶段看呈M形增长——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正值;3—5月均为负值,最低为4月的同比下降11.1%;从6月开始再次调转向上,6—9月均为正值,最高为8月的同比增长5.4%;从10月开始则再次跌入负增长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达到12万亿元。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这表明中国消费“拐点已经出现”,进入了上升通道。

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浙商研究院副院长赵浩兴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成绩来之不易,这也是疫情不断优化调整、政策发力等的成效。未来,商贸流通业活跃度和市场景气度将持续攀升。各地应提前谋划,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促消费、恢复消费活动,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活力。

在投资方面,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个百分点,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4%,高于1—11月的8.9%,继续刷新年内高点,单月同比增速则由上月的10.6%上升至14%,连续两个月增速加快。

“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地方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签约投放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以及商业银行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应是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温彬说。

康义表示,中国创新发展投资动力充足。近年来,以电子医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均保持良好增势,今后在这些方面仍然有很大潜力。

推动2023年经济整体好转

展望2023年,经济增长趋势是怎样的?近期31个省(区、市)陆续公布的2023年GDP增速目标显示,GDP在4%—9.5%之间,大多集中在5%至6.5%,28个省(区、市)GDP增长目标在5%以上。

温彬对记者表示,在疫情防控持续优化、经济社会运行恢复正常之后,2023年经济将会迎来恢复性增长阶段,逐渐向潜在增速回归。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预计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

其中,在消费方面,消费场景修复、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以及新的促消费政策出台,将会带动消费增速企稳反弹,不过,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反弹幅度。“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全年增速约为9%左右。”温彬认为,“要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具有修复和反弹基础,也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

赵浩兴建议,消费促进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有关部门应针对民生保供、消费主体培育、春季促消费等制定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引导企业、平台开展精准高效的“靶向”促消费活动,发挥各地制造业、文商旅、消费主体等基础优势,开展全国及各省级层面的消费促进创新示范。

在投资方面,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前期项目持续推进,地方提前进行项目储备、准财政工具扩容及其杠杆作用继续发挥效用的共同影响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预计2023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在8%左右,在节奏上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稳增长有望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第一要务。根据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对于宏观政策而言,上半年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的空间,部分结构性货币政策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政策性金融工具和财政贴息有望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抓手。预计专项债额度持平在3.65万亿元左右,发行节奏继续前置。”伍超明说。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