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边翠霞:为患者畅通“呼吸之路”

2022-11-04 10:17:05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290 分享

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边翠霞:为患者畅通“呼吸之路”.jpg

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边翠霞。她41岁从基层医院调到济宁市级医院,以“归零”心态重新开始学习、进修,只为不辜负每一位前来问诊的病人;她一次次填补了鲁西南乃至山东省气管介入手术的空白,为上百位奄奄一息的患者,重新打开了生命之门。

在边翠霞的从医故事中似乎看不到“年龄”的痕迹,她总是洋溢着青春的自信和热忱。正如她所说,“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留给我们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2016年,41岁的边翠霞走到了从医路上的“十字路口”,她所在的基层医院合并,当时的她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去企业医院,要么去市一院。她思考再三,最终选择去了市一院。正是这次选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深刻改变。在本该享受职业红利的年纪,她却像年轻医生一样,从写病历、看片子开始学习。当时的她,以归零心态学习,还时常攒“假”外出学习。

随着大气道病变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气道狭窄和气道瘘,导致呼吸梗阻、肺部感染,严重时甚至致命。于是,边翠霞便萌生了学习呼吸介入的想法。当时,这类手术难度比较大在省内还没开展几例。起初,她通过视频网课学习,感觉学不到精髓。后来,她便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国内呼吸介入最好的医院学习。2018年年底,刚从北京学习回来的她,为一位气道瘘患者,做了第一例介入手术。当时病人奄奄一息,危在旦夕。她的手术如及时雨一般,第一时间解救患者于危难之中。“当看到病人从奄奄一息中脱离危险,我的眼睛里堆满了泪水,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边翠霞说,在这项新技术开展之前,针对这次手术规划、风险、应对策略等等在我脑海中演练了上百遍。一遍一遍看相关手术视频,一遍一遍的在大脑中模拟,最终才促成了手术的顺利成功。

正是带着这份医者执着和担当,边翠霞开启了一个又一个呼吸介入手术,在这个领域不断地深耕、精进,解救了一个又一个疑难病症患者,一次次填补鲁西南呼吸介入手术的空白。

6年的时间,她从0到1再到N,不断挑战自己,忧患者所忧、解患者所痛,将做好的技术带给她的患者。在一次全国性呼吸介入手术大赛中,上海的一位呼吸科专家看到她的手术高清视频后,不禁感慨道:“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流畅、娴熟的手术了。”伴随着手术技艺越来越精湛,边翠霞逐渐成为了行业内的榜样。尽管起步晚,但她的成绩,让业界瞠目结舌,周边地区慕名而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边翠霞也经常走出去支援周边医院做呼吸介入手术。去年,济南市中心医院有一位呼吸道狭窄患者,情况十分危急,需要进行气管镜手术。正在休假的她,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驾车赶赴高铁站,车窗都没关就直奔高铁进站口。到达手术现场的那一刻,患者血氧饱和度已经很低,眼看着就要不行了,她迅速拿出硬镜等器械,将患者气道撑开,几分钟功夫患者恢复了正常。看到病人血氧饱和度快速回升至正常那一刻,手术室里响起一阵掌声,她的泪水也禁不住顺着脸颊流下。

生死就在呼吸之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的每一次生死时速抢救,都是对医生技术和责任的考量。这些年,边翠霞争分夺秒地学习,在专业之路上不断精进,怀揣着医者“赤子心”,一次次为患者畅通“呼吸之路”,撑开了“生命之门”。(孙明阁 胡安国 文/图)

责任编辑:高学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