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2022-01-05 09:04:19人民日报 收藏0 评论0 字数1,849 分享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农田质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耕地综合产能,方能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在黑龙江鸡西市,水稻田小池改大池提升行动如火如荼开展,“池改”不仅有利于机收,还增加了土地面积,助力粮食增产;在江苏东海县,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田长制全面推行,2832名田长分级负责,让全县每块耕地都有守护者;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施两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全村1.37万亩确权承包地平平整整,旱能浇、涝能排……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着力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土地根基,取得明显成效。

地为粮之本。不久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从指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到要求“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从嘱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到强调“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一以贯之的关注和重视,凸显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提供了基础保障。特别是2021年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层层压实责任,千方百计挖掘粮食面积潜力,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只有把耕地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才能端牢中国饭碗,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但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比如,个别地方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绿化造林,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聚焦“耕地面积还在减少”的现象,深刻指出:“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种粮食,要么建养殖场,要么是种花卉果木,那么粮食怎么办?”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不能非农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质量事关粮食产能。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田“必须是良田”。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但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上仍然不高。加上光温、水土时空分配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我国耕地抗灾减灾能力仍然不强。要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迫切需要大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今天,放眼广袤田畴,在河北邯郸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民浇地平均节水15%、节电30%,亩均提升产能150斤以上;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大力改良盐碱地让昔日盐霜皑皑的连片荒地重新焕发生机,每亩效益足足翻了一番……实践充分证明,农田质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耕地综合产能,方能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奋进新征程,时刻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我们就一定能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原标题:“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