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立法保障粮食安全

2023-06-28 09:06:24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092 分享

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6月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草案共11章69条,包括总则、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这是该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也意味着各方期待的立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事宜已加快步入“办事”日程。这样的“办事”不仅意义重大,后续效果更是值得期许。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充裕。但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储备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流通体系有待完善、加工能力有待提升、应急保障有待加强、节约减损有待规范等诸多问题挑战,过去一些遗留的问题也需要重新审视,予以规制。

经国利民,法是重器。尽管目前我国关于粮食安全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已有不少,如《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政府储备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粮油安全储存守则》等,但是这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效力层级相对较低,所能起到的作用相对有限。

粮食安全贯穿于粮食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以及收购和销售各个环节,只有从立法、监管、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保障,才能对各环节各方面粮食安全保障做出制度性安排,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的制度建设。在此背景下,居安思危,对症下药,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工作,全方位提升粮食安全治理效能,对推动解决上述问题,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3月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可以相信,粮食安全保障法出台后,我国粮食生产会站上一个更高台阶,粮食安全问题会进一步得到切实解决。

简言之,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的意义在于用法律的硬约束机制建立新型监管机制,用法律武器保护粮食安全。同时,梳理古今中外粮食安全发展史可以发现,粮食安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时空条件各异而有不同要求。即使同一国家或者地区,也会因所处历史阶段不同而不同。由于所处历史方位不同,粮食安全管理措施不同,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也就有不同目标追求和制度设计。正在制定的粮食安全保障法,不仅要保障中国人民“一日三餐”无忧,还将助力粮食强国的实现,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保驾护航。(张国栋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