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在谋划实施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时,要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当前,脱贫地区进入了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相衔接阶段,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既有利于防止部分人群返贫,也有利于补齐短板,更有利于加强劳务组织,从而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实现多赢。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提出了四项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强调,项目前期工作要明确以工代赈要求;项目建设环节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坚决杜绝劳务报酬发放过程中拖欠克扣、弄虚作假等行为。方案明确要扩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并尽可能增加。同时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并通过安排以工代赈专项投资等多种方式给予倾斜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以工代赈更加富有实效,方案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加大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公益性项目等。
当然,好政策贵在落实、重在落实。除了“顶层设计”的指引,更重要的还在于各地不但要深化认识,还要强化组织,帮助务工群众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激发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上下同欲,形成合力,把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这项利国惠民的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结出硕果,实现多赢。(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