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从市民生活细节中探索低碳城市建设

2022-02-10 09:16:06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900 分享

“公交出行得积分、垃圾分类得积分、节水节电得积分,举手投足间就攒超多碳积分,还能在商城兑换奖励,谁低碳谁受益!”近日,甘肃平凉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碳普惠制试点的工作方案》,成为西北首个亮出“绿色”名片、建设碳普惠制的城市。

在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危机的大背景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正成为广泛共识。我国仅去年就出台了多项低碳政策,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同时,各地也在多措并举积极贯彻低碳理念。以北京冬奥会为例,无论是开幕式还是比赛场馆,均从很多细节部署了节能技术,如回收水泥和智能造雪等低碳材料可比传统技术节省20%的用水量,充分体现出绿色办奥理念。此外,一些城市通过补贴用能单位促进节能降耗。

甘肃平凉实施的“低碳奖励”措施,最大亮点是对多场景的低碳行为进行量化,把公众个人低碳行为通过平台换算成碳积分,继而可以兑换成碳普惠商品或者服务,让低碳个体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对于一个西北小城市而言,推出这一政策实属不易,为其他城市做出了示范。

作为欠发达地区,平凉却在推动低碳生活方面走在了前列。虽说很多城市也通过倡导、提供硬件等方式鼓励市民低碳生活,但在细节、力度方面,平凉做得似乎更到位、更超前。显然,平凉把多个生活场景纳入“低碳奖励”,而不是口头倡议、简单鼓励,实施效果更令人期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低碳奖励”覆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公交出行到垃圾分类再到节水节电等,即市民生活涉及的多个方面,“低碳奖励”都基本覆盖到了。这样一来,不仅能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提高了市民绿色意识和文明素质。

笔者认为,“低碳奖励”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三点:其一,计量标准、奖励标准是否公平合理,对市民吸引力有多大;其二,为“低碳奖励”护航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制度执行是否严格;其三,对具体实施者监督、考核是否到位,使实施者不敢麻痹大意才有效。期待其他城市在对用能大户通过规范、补助等措施实现减排的同时,也要像平凉那样多从市民生活细节做文章,力争把每个市民变成低碳人,共同建设低碳城市。(冯海宁 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