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拉黑不文明旅游联合惩戒不可缺

2021-07-20 13:48:57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030 分享

中国商报 近日,文旅部发布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3例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刻画城砖行为被列入。

随着国人收入水平提高,民众对旅游休闲的需求愈发旺盛,文旅业也现迅猛发展态势。但在庞大的旅游人数里,游客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有少数人缺乏文明意识,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做出一些有损形象的不文明行为。

诸如有游客在景区景点肆意涂画、损坏踩踏花草树木、争抢座位斗殴、辱骂服务人员等,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旅业的整体观感,亟须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监督规制,加大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惩处力度,提升文明旅游的程度。

需要认识到,文旅业的文明有序仅依靠游客自觉意识显然还不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约束,提高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违规成本。利用游客黑名单记录下不文明行为,并与个人征信挂钩,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共有38人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对旅游不文明行为起到了教育和震慑作用。

不过,要实现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标本兼治,还不能止步于“耻辱榜”。一方面,因为旅客黑名单并非一“黑”就灵、一“黑”永逸。若想其在现实中更好地接地气,仍需进一步制定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细则,明确不文明行为界定程序及方法,规范“黑名单”的惩戒尺度,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裁量标准;另一方面,以法律规则来约束人,固然是法律制度兜底的表现,但规则制度的形成,同样应该建立在共识之上,靠集体道德感实现文明旅游。这种共识的达成,既需要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也需要制度规则做好加减法,让利益相关主体有对等的话语权。如此,才能真正让游客“黑名单”制度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对应。

可以说,建立不文明游客“黑名单”,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任性的游客感受到切肤之痛,尝到不文明旅游结出的苦果,以改掉陋习,但并不是所有“不文明行为信息”,都会被征信机构所关注。基于行业传统,只有资信情况、财务状况、失信记录等专业信息,才会影响金融业的客户评价与风险评估。在利益博弈下,这种环闭于游客与旅行社以及商家的消费关系,如何保证游客“黑名单”的惩戒作用不流于形式,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

毋庸讳言,文明旅游关乎国家和民族形象,体现公民素质,应通过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等行业部门的联动,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进而实现对游客的行为矫正。而这其中,能够真正成为促进旅游文明的有效手段,关键还是要确立法治思维,尽快完善与游客“黑名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用强有力的组合拳治理不文明旅游行为,才能构建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吴学安)

责任编辑:汪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