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个好的企业名,有时会比企业的产品更能引人注意,甚至会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商业价值。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注意力,在起名上动起了歪脑筋,有的企业用奇葩名称“扬名”,有的企业名称甚至含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有违公序良俗的内容和文字;有的利用知名企业、知名商标的美誉度,在企业名称登记上“扮李鬼”“傍名牌”“打擦边球”;有的企业蹭热点事件的热度,抢注企业名称或商标,成为企业不劳而获走“捷径”的惯用手段。
正因如此,新修订的办法明确禁止“使用与国家重大战略政策相关的文字,使公众误认为与国家出资、政府信用等有关联关系”“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进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故意申报与同行业在先有一定影响的他人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近似的企业名称”。办法规定对企业名称冠以“中国”“中华”“中央”等字词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从严审核。办法细化完善企业名称组成要素规范要求,明晰规范不含行政区划名称、不含行业或经营特点的企业名称相关要求,更好服务和引导企业名称申报。规定企业名称申报系统对提交的名称进行自动比对,依据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相同相近比对规则等作出禁限用说明或风险提示。
强化企业名称登记管理,事关亿万企业市场主体。新修订的办法强化了企业名称登记事中事后的监管,健全企业名称争议行政裁决机制,细化企业名称争议具体规则和程序规范,完善企业名称合法权益救济措施。明确企业登记机关对企业名称争议进行审查时,应当依法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坚持高效便民的原则,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案情简单的企业名称争议,可按有关规定适用简易裁决程序。强化对利用企业名称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以维护市场秩序。
企业做大做强,不是靠取一个亮丽的名称,而是要靠综合实力和逐步累积的品牌效应。企业家要珍惜目前工商登记的放权改革,不要滥用这种自由,不要在奇葩名称、“傍名牌”这些地方耍小聪明,打擦边球。企业申请、使用具有独创性且内涵丰富的企业名称值得鼓励,以此来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软实力。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行,没有什么吸引人的特色,没有价廉物美的产品,没有良好的服务,企业名再好听恐怕很难再支撑下去。历史上,没有哪家百年老字号是靠“奇葩”名字传承下来的。因此,企业在自主合规选择企业名称的同时,更加提高综合实力,通过努力,不断累积企业的品牌效应,提高竞争力。(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