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民生>

背街小巷蝶变为“江南水乡”

2021-06-11 16:41:17中国商报 收藏0 评论0 字数1,780 分享

中国商报河南报道(记者 刘建)背街小巷,是一座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是一方居民生活的最初空间。它承载着老城记忆,也面临着城市更新迭代留存下来的种种问题。当大多数城市管理者还在为背街小巷的治理绞尽脑汁的时候,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小桥胡同却早已完成了蝶变。

6月9日上午,“百年伟业路,出彩河南行”主流融媒体看河南采访团走进了信阳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小桥胡同。

“小桥”蝶变 背街小巷成网红打卡点

马头墙、小青瓦挟小巷幽幽,石板路、木连廊依流水潺潺,行道树、石榴花惹鸟鸣啾啾……从信阳市平桥区科教路往小桥胡同一转,一个藏在城市里的“江南水乡”便宛然在目。

90后张一航家住磷肥厂家属院,小时候踢着石子去学校,都避免不了要穿过小桥胡同。

“路不平、灯不亮”是张一航对这条小巷的最初印象。那时候,小学生还要去学校晨读,每次穿过狭长的胡同,他都心惊肉跳。乌漆墨黑的小路,不时出现的水沟,突然响起的狺狺犬吠……他手里除了要提着手电筒以外,往往还要拿上“打狗棒”。

暌违故乡多年,去年春节回家时,张一航却发现小胡同的变化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今年五一我刚到家吃了顿午饭,我爸妈就催着让我去小桥胡同转转。当时我还想,那小胡同有什么可转的,没想到刚到巷子口我就把眼睛瞪老大了。我都已经不认识这个小胡同了,太美了。现在的小桥胡同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一路上遇见了好多拍短视频的年轻人。”张一航说道。

mmexport1623310644244.jpg

小桥胡同内随处可见小桥流水,宛如江南水乡。

信阳市平桥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小桥胡同处于老城区,原来的建筑多建于2000年,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所以在保留胡同原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改造了仿古门楼、木连廊、白墙黛瓦和青石板路面,把原有的拥挤狭窄的老建筑改造成了豫南民居的曲径通幽。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我们在胡同两侧补植了一些果树。巧妙运用建筑结构,在花池中栽种四季花木,做到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增绿、垂直挂绿。”

mmexport1623310634451.jpg

处处开满鲜花的小桥胡同的美丽街景

实地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小桥胡同的改造,除了有精雕细琢的“绣花功夫”,也有独具匠心的设计:建设的5处300米长的循环水系統、房屋立面的整体改造、大小管线的全面优化……改造后的小桥胡同白天和夜晚各有各的美。据了解,平桥区分三个档位对胡同进行了高层、中层、低层亮化提质,分三个时间段开启照明灯。既保证了视觉舒适感,又让所有光源均见光不见灯,避免直射人眼,将夜晚的灯光与胡同的建筑文化融为一体。

“在改造中我们结合信阳文化特质,摸索胡同改造创新模式,注重营造浓厚的本土文化氛围。突出展示豫南的历史红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信阳平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清波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道。

筑巢引凤 小桥胡同或成平桥“宽窄巷子”

80后黎杰在信阳农村长大,自小喝茶、爱茶的他,毕业后成为了一位茶人。他喜欢坐在平桥胡同里的茶室,看阳光在院子里留下斑驳的光影,听小猫在青砖黛瓦上踩下细微的声响,嗅毛尖在茶室里弥漫的阵阵清芬。他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的一大追求:院子里种着花花草草,身边躺着猫猫狗狗。之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城市里居然还会有这样秀美雅致的生活空间。所以黎杰选择第一个进驻小桥胡同。现在,他经营的集茶培训、茶销售、茶活动于一体的豫茶书院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访客络绎不绝。在他的心中,也升腾起一个更美好的希望:小桥胡同未来有一天可以成为平桥区的“宽窄巷子”。

mmexport1623310648655.jpg

小桥胡同艺术之家里的民俗表演

高标准改造、高效率的落实、高质量的完成、高价值的营造。完成蝶变的小桥胡同文化和经济价值迅速提升,不仅吸引多家茶艺、餐饮、民宿、艺术品经营主体入驻,多种文旅业态扎根,还吸引越来越多的烧陶、棕编、根雕、汉服、古琴、岩画等艺术大师落脚、入住。现在的小桥胡同,已经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红色教育、商业贸易、技艺传承为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

小街巷兴起新业态 老城区改出好前景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除小桥胡同以外,平桥区数十条老旧街巷改造升级后,各具特色。平桥区始终秉承“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理念,围绕“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重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项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四个品质”,坚持城市建设为人民,建设和谐幸福美丽新平桥。如今的信阳市平桥区,正以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创造着人民美好生活的高质量。

责任编辑:刘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