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征集结出发地的小康新征程

2021-05-01 16:41:47新华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013 分享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的出游计划,又一次“搁浅”了。

“村里的游客这么多,都快招呼不过来了,哪里还有时间出去旅游。”假期还未到,潭头村已经是人头攒动,村口的停车场停满了旅游大巴,孙观发正忙着整理客房的床铺,准备迎接游客的入住。他家在“五一”期间的民宿床铺,早早就被游客订满了。

清澈见底的水塘、白墙黛瓦的楼房、宽阔整洁的马路……眼前的潭头村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当地村民在顺口溜里这样描述:“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

随着脱贫攻坚开展,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让这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2019年7月,潭头村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村集体+旅游公司+村民”模式发展“富硒食堂”、民宿与红色研学等项目,村民们端上旅游“饭碗”,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

“接下来,村里还将继续努力打造4A级乡村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潭头村村支书刘连云说。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苏区时期,这座有着30多万人的县城,先后有6.8万人参加长征。在这片承载着革命荣光的红色土地上,新变化和新气象不断涌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赓续绵延的故事俯拾皆是。

来到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的铜锣湾,一口简陋的“革命井”引人注目。1934年10月,红一军团在铜锣湾集结休整,随后前往梓山镇的山峰坝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铜锣湾短暂停留的几天里,红军战士给百姓打了这口井,解决了村里吃水难问题。

根据很多亲历者的讲述以及当地党史部门的记载,红一军团在铜锣湾村集结待命的日子里,“军风严整,纪律严明,爱护群众”。八十余年过去了,这口“革命井”依然汩汩出水,红军打井的故事也在村里代代相传,如今铜锣湾成为红色教育的研学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到红一军团的“长征起点”打卡,感受革命年代红军的艰苦斗争和军民鱼水情深。

围上村村支书康文志告诉记者,村里的业态正不断丰富,红色研学旅游如火如荼,肉鸡养殖和脐橙种植等富民产业也发展起来,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2100元增长到2020年的5600元。

在村口的休闲广场上,不时有笑声传来,几位从扶贫车间下班的村民正在打羽毛球。挥舞的球拍和跳跃的身姿,写满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原标题:长征集结出发地的小康新征程)

责任编辑:刘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