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 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彭婷婷

2021-04-14 14:07:20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617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记者 彭婷婷)“十四五”开局之年,聚焦关键领域,新一轮扩内需大幕拉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内需市场进行密集部署,从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到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再到规范标准的强化等,壮大内需市场的系统施工方案已然浮现。

稳定促进消费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一季度,消费市场表现亮眼,重点商品增长强劲。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表示,从目前来看,3月份,我国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明显提高,住宿、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已回升至景气区间。

“从清明节消费市场来看,一些商品比如鲜花绿植、服装鞋帽、金银珠宝等销售增长明显。比如天津、上海、江苏、重庆重点监测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7%、55%、45%和40%。”高峰说。

政策利好释放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商务部将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着力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平台。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相关政策正在加快落地。3月18日,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区域)。

各地新一轮促消费路线图也逐渐明晰。例如,上海未来五年将聚焦创新高端消费供给、推动首发经济发展、加快免退税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消费金腰带”、建设优质夜间经济地标等。山西日前表示,今年将遴选一批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潜力。

此外,为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国家层面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加快推进养老、家政、直播电商等消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地方层面上,也在多举措积极推动消费。例如,河南发布《河南省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推动线上线下零售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提升诚信经营水平和品牌竞争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聚焦关键领域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精准发力稳投资,包括交通基建、新型基建等在内的一批大手笔、大工程浮出水面。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重大工程项目兼顾“国家大事”和“关键小事”,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重大攻关项目,二是基础设施领域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标志性工程,三是直接关系民生的系列重大项目。

据悉,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化债券资金使用,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我国在民生领域、城乡区域发展等基建方面还存在短板。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卫生设施、物流体系等基建方面的问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看来,这些短板也意味着潜力,通过有效投资加以弥补,既能改善民生又能扩大内需。

“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今年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进一步拆除妨碍民间投资的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社会资本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此外,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型基础设施领域蕴含更多的投资机会。扩大有效投资将进一步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地也已相继出台新基建相关方案。其中,天津提出,到2023年,天津将实现5G网络全覆盖,车联网应用场景覆盖区域超过600平方公里,互联网医院达到30家以上,新建10个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等。福建提出,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50%以上。

提升适配性

实现高水平供需平衡

消费市场升温主要得益于供给体系对需求适配性的提升。近年来,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市场供给从产品到服务不断变化。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消费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迅速适配新需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以需定供、以供促需,供需良性互动很重要。”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就像经济的一体两面相伴相生。

需要认识到,当前市场供给还有不少与消费需求不适配的地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当前,生产型、投资型、出口型产业规模比较大,但居民消费型产业比较少,从供给上制约了居民消费的扩大,很多消费型产业供给难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供给侧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产业、消费品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规模。”

地方已推出多项举措推动高水平供需平衡。例如,近日山东启动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全面加强文化和旅游及相关消费的深度融合,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开展群众性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动。福建提出,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重庆将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电子、装备制造、消费品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丰富电子终端产品种类,完善配套体系。

   GetAttachment (2).jpg

 一季度,消费市场表现亮眼,重点商品增长强劲。图为顾客在江苏省南京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

CNSPHOTO提供


责任编辑:汪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