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实体商业,原创>

打通“最先一公里” 供销合作社欲构建冷链物流生态闭环

2020-07-30 16:56:24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681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冉隆楠)作为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冷链物流最近备受业界关注。不少物流企业纷纷投入这一领域,将农产品流通作为“老本行”的供销合作社也不例外。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召开了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暨农产品市场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的优势,围绕全产业链,打造衔接产地销区、从田头到餐桌的冷链物流体系,打通冷链物流的“最先一公里”,构建冷链物流生态闭环。

实际上,对于我国而言,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是个颇有挑战性的新课题。据悉,我国现代冷链物流起步较晚,直到2008年在奥运会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冷链技术才有了质的飞跃。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首个冷链物流规划的带动下,冷链概念开始普及,冷链物流行业发展随之进入快车道。

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介绍,从国际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冷链物流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流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时效性和多样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落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

“冷链物流的产业链、供应链管理体系缺乏,是制约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短板,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难以建立深层次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的协作机制,难以开展上下游企业流程优化和功能整合,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小、散、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大多不具备全链条的一揽子综合服务能力。”邹天敬表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供销合作社而言,尽管农产品流通是“老本行”,但在冷链物流方面却仍然比较薄弱。据邹天敬介绍,全系统的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全系统冷库总库容占全社会的比例不到10%,冷藏车占比不到2%,缺乏有带动力、影响力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与此同时,全系统冷链物流发展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各地冷链物流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各层级、各区域间的冷链物流建设发展不均衡,联动性不强,尚未形成冷链物流体系。

“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已经成为农产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迫切需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迎来了发展‘风口’。目前,各类市场主体纷纷投入冷链物流建设,各路资本也加快抢滩布局,在这一过程中,供销合作社系统不能掉队,更不能缺位。我们必须顺应行业发展形势,敏锐把握产业趋势和市场前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冷链物流领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邹天敬表示,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的优势,围绕全产业链,打造衔接产地销区、从田头到餐桌的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冷链物流生态闭环。

据悉,“十四五”期间,供销合作社全系统要在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和农产品主产区新建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布局一批冷链物流设施和基地,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到“十四五”末,全系统冷库库容将达到4000万立方米(折合约1600万吨),占全社会比重超过10%。

接下来,供销合作社将围绕全产业链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在重要农产品产区推动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田头市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打通冷链物流的“最先一公里”;另一方面,要加快布局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城市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在重要物流节点和大中城市周边,发展以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保鲜加工配送设施,加快配备一批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成熟社区安置生鲜自提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蔬果配送信息系统,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业务。

农产品流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众所周知,农产品流通是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目前已成为全系统最大的业务板块,供销合作社搞好农产品流通责无旁贷。“以目标导向为引领,以冷链物流为切入点,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是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最直接体现。”邹天敬如是说。

责任编辑:唐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