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带火杭州游 国庆旅游或将再造高峰
今年的国庆假期或将再造一个旅游高峰,出境游、长线游数据均增长亮眼。恰逢亚运会举办,杭州也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去旅游。
今年的国庆假期或将再造一个旅游高峰,出境游、长线游数据均增长亮眼。恰逢亚运会举办,杭州也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去旅游。
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显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减少,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有涨有降。
9月15日,国新办举行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8月国民经济加快恢复,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更好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工业行业中的支撑、引领、赋能作用,工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央行9月14日发布消息称,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今年三季度,一系列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随着暑期叠加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长假,消费市场有望继续延续复苏势头,在稳定消费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央行近日发布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8月新增信贷、社融大幅反弹,显示当前“宽信用”进程再度提速,将为接下来的经济复苏动能转强积蓄力量。
今年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家不断加大宏观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打出一套税费政策组合拳,实打实支持企业纾困发展。
汽车消费贷款被认为是刺激我国汽车消费的重要动力之一。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加码汽车消费贷款。多家4S店工作人员表示,年轻人成为贷款买车的主力。
8月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上涨0.3%。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出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9月8日,“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在北京地坛公园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爱书人冒雨前往地坛,与阔别10年的老书市再度相见,续写“我与地坛”的故事。
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鲜血液”,新市民是城市化过程中消费增长最为强劲的群体,同时也已成为社会消费的生力军、金融服务的新蓝海。
近期,各地促消费活动频现数字人民币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数字人民币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消费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2023年上半年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国内头部旅游企业的二季度业绩也“高歌猛进”: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多项收入均翻倍、还有企业成功扭亏为盈。
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3%,保持在景气区间,物流行业整体运行稳定。在政策稳步实施的基础上,连续复苏的趋势在形成,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政策落实有关工作的通知》日前印发,要求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部署,精准有效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在2023第二届“美好生活·国际消费全球趋势大会”上,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表示,挖掘消费潜能,助力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药膳同源美食香气“扑面而来”;数智针灸铜人在线“望闻问切”;香囊手串、养生阿胶等产品引来年轻人驻足……今年服贸会上,一批中医药产品潮流出街。
近日,《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正式公开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条例的发布标志着社保经办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为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中央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商迎来新机遇。近年来,多项政策都在积极鼓励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将农产品销售出去也成为行业企业的共识。
房贷利率能调多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五大行近日对存量房贷利率部分调整细节进行回应,为购房者答疑解惑。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关键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车企如何在行业“内卷”中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为减轻家庭负担,《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在9月4日举办的2023年服贸会系列活动“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上,多位专家、业内人士表示,在节粮减损上,粮食产业正在加工、流通等环节探索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已从粗放式生长发展到精耕细作阶段,现在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跨境平台也在为品牌出海探索更多发展路径。
豆汁儿冰淇淋、中草药兔儿爷、国潮文房礼盒、点蓝技艺现场体验、元宇宙博物馆……越来越“潮”的北京老字号在本届服贸会上集体“出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据统计,2022年年末,21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9万亿元。
金融部门强化监管引领,着力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绿色能量。
数实融合成为稳增长促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长,电商带动产业发展的链条很长,而且体量很大。
面对新机遇,如何继续挖掘地方旅游业优势、加大科技赋能力度以及市场还有哪些新发展趋势?9月2日,服贸会上的这场大会给出了答案。
作为2023年服贸会九大专题之一,本届金融服务专题吸引200余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展览,全方位展示金融业创新实践,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普惠金融探索取得实效……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2601.24亿元。面对各大车企的密集新车攻势,比亚迪能否承受住竞争压力,完成全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
海底捞轮值COO邵志东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海底捞会继续深耕区域个性化,满足多元化用餐场景需求,因城因地推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服务和体验。
多家服装企业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高端女装保持较旺增长势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服装行业正逐步摆脱低价竞争路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9月1日,特斯拉新款Model 3上市。时隔7年,特斯拉带着全新Model 3加入“混战”之中,能否再次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
9月1日起,南锣鼓巷166家商户全面取消窗口售卖餐食,引导顾客在店内用餐。往日里围满了人的临街档口已纷纷“关上窗”,撤走外摆柜台,将整洁的空间“还”给街道。
8月31日晚,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连发两则重磅政策,宣布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新政将带来哪些影响?
截至8月31日,A股43家上市银行全部完成半年报的披露。从核心指标看,仅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贵阳银行4家银行归母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1341.88亿元,日均赚约7.41亿元。
经过几个月的试营业,“THE BOX朝外丨年轻力中心”已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潮流新地标。据悉,THE BOX将在9月底前正式开业,以创新模式助力朝外商圈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2日在北京开幕。作为全球目前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综合型展会,本届服贸会都有哪些新看点?
文旅市场在今年暑期迎来强势反弹。面对人们积蓄已久的出游热情,各地文旅纷纷放“大招”、亮“绝活”抢抓机遇,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滴滴近日宣布,将向小鹏汽车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认为,1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目标“很保守”。
在黄金首饰受追捧的情况下,上述黄金珠宝企业上半年均有不俗表现。有分析认为,从目前消费趋势来看,下半年仍有众多消费需求可支撑黄金消费。
近来,椰子水、椰汁、椰奶等椰子类饮品大热,中国商报记者在北京市多家超市走访时发现,相关产品层出不穷,入局玩家众多,还有一些乳企也顺势推出了椰奶产品。
目前,对于备受关注的存量房贷利率,各家银行准备得如何?落地实施对银行有何影响?近期,随着半年报的陆续披露,各家银行在中期业绩会上给出了回应。
《关于加强财税支持政策落实 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要不折不扣落实各项财税政策,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系列“组合拳”推出。
《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近日印发,推动落实“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在政策利好加持下,购房需求能否得到有效释放?
随着财险公司发力非车险业务,原本小众的家庭财产保险走进大众视野。在政策利好和各地监管机构、险企的共同推动下,给房子买保险,会是未来趋势吗?
近日,男装品牌陆续发布的上半年财报,九牧王、中国利郎等品牌一改往日的下滑状态,实现了业绩增长。国产男装品牌又迎来了新的机会?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下阶段,随着经济恢复、居民就业改善、收入增加以及促消费政策显效,消费有望持续扩大。
8月23日,京东宣布消费者在京东购买自营商品,会员享免邮权益,全年无限免邮;普通用户自营免邮门槛降至59元,仍享“211限时达”等服务。
办好第二十三届投洽会,有助于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大国的积极作用,对推动全球投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赏灯、看展览、逛市集……身边又多了新的夜游打卡地。今夏以来,北京夜间消费场景持续“上新”,正在加速释放消费活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售价在3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关注。这一价格区间内的新能源高端车型的热销,将会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哪些新变化?
近日,涉及农村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各种细化政策也开始加紧制定。对此,一些地区已着手尝试与探索,用自己的方法为行业提供经验。
自一推出,盒马的“移山价”便引起广泛关注。尽管目前山姆并没有正式回应,但记者注意到,随着盒马“移山价”的出现,山姆部分商品也跟着降价。
今年8月22日是传统七夕佳节。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为顺应更多服务零售需求,商家纷纷推出七夕主题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浪漫”选择。
循环时尚作为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前景无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大众消费心智逐渐成熟,以红布林为代表的循环时尚生活方式平台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近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助力民营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印发,旨在推进农村流通设施和业态全面融入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重要决策部署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答记者问,并回应市场关注热点。
8月21日,央行公布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45%,较之前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2%,较之前不变。
近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出台,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近日发布。专家认为,行动计划的发布,将推动我国县域商业加速发展,这也为商业领域带来更多机会。
《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近日发布。业内人士表示,利好举措将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近年来,七夕节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各大商场、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浪漫中式情人节”的体验、促销活动,让浪漫经济释放新活力,拉动消费增长。
8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至1.80%;MLF利率下调至2.5%。这是三个月内MLF第二次降息,对市场产生了影响?
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六个方面提出十条具体措施。
《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
暑期以来,国内商业演出市场持续升温,题材类型丰富的优质影片连连上映,爆款频现。“文化+”衣食住行等文化性综合消费火爆,带动整体社会消费活跃。
为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近期,近期,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打出了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组合拳”。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国民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表示,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在43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超20家公司公布半年报、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总的看,多数券商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普涨态势明显。
8月14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对旗下两款车型降价1.4万元。事实上,进入8月,已有十余家车企开展汽车促销活动,车市的销售氛围因此愈发火热。
7月我国乘用车产销环比同比双降。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预计随着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落地,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
8月10日,《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进入2023年,餐饮消费需求大幅释放,餐饮市场回升明显。
今年以来,银行业多次大打消费贷利率“价格战”。进入8月,“价格战”再次打响,消费贷利率疯狂“内卷”,有的低至3%。此时不贷,更待何时?
近日,预制菜行业迎来多重利好,继首次被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后,国家发改委要求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工信部等多部门将其纳入培育壮大的新经济增长点。
随着茶饮市场趋近饱和,寻找新的增量成为新茶饮品牌的重要任务。近期,新茶饮品牌纷纷发力布局“早八黄金档”,试水早餐场景,推出多款套餐。
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丰富为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开征集“推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有关意见建议。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7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数据显示,CPI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
下半年,一系列重大赛事陆续“登场”。业内人士表示,体育赛事的举办,对拉动体育消费、带动体育产业增长、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记者近日了解到,自2019年开始,北京启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工作,至今已有多个商圈升级之后重新亮相,进一步增强北京商圈的整体性和差异化。
当前,宏观政策如何精准发力,持续推动经济企稳向好?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民营经济31条”的发布,多项利好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密集发布,金融财政政策协调配合,为民营企业家注入一针强心剂。
肉鸡上市企业在上半年业绩预告中纷纷报喜。圣农发展、益生股份、仙坛股份均预计上半年业绩大增,民和股份虽仍有亏损,但表示亏损已大幅减少。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对此,各地各部门通过组织活动、发放消费券等举措,推动消费升温。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近日,多个部门出台政策举措,包括多元化金融支持、增值税减免等,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随着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降以及“提前还贷潮”的持续,有关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渐起。央行日前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房地产金融相关表述备受关注。
多家新能源车企近日公布7月交付成绩单。理想汽车保持领先,蔚来汽车交付量超2万台,小鹏汽车月度销量回升。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热度正在不断上升。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日前发布,其中提出,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业内人士认为,措施将利好餐饮行业,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为旅游行业又添了一把火。带薪休假、错峰休假、门票减免……各项措施的出台正在加速旅游消费能力释放。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日前发布,其中提到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两大方面,有望助力汽车行业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20条措施。其中,智能家电、集成家电等被重点提及。多个家电企业对记者表示,沐浴政策东风,会持续布局智能家电领域。
8月1日,《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印发,从民营经济需求出发,提出28条具体措施,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
7月3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具体举措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夜幕之下街市如昼。近日,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蓝色港湾、南海子公园、欢乐谷等多家商场、景区纷纷举办夜市活动,用烟火气助燃夜间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有关金融服务新市民的政策持续释放,各类金融机构也不断推出金融产品,满足新市民各类需求,金融服务新市民正在提质增效。
央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一批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典型经验做法,海尔、海信、美的、格力、长虹、TCL六家企业被点赞。
近日,证监会召开年中工作座谈会明确,将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在资本市场领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针对城市更新持续性金融供给的现实需求,多地多机构的金融力量持续不断发力,强化资金保障等的金融配套制度日渐完善。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于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会议定出基调;对于如何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也释放出多个重要政策信号。
日前,人社部举行二季度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举措,包括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举措、发力权益保障等。
运动品牌李宁签约的球星吉米·巴特勒日前现身贵州“村BA”比赛现场,引发一众关注。除李宁外,安踏、361°等运动品牌也纷纷打出“球星”牌吸粉,此举究竟胜算几何?
7月24日,《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出台。业内人士表示,通知能够有效提升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13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内容涵盖优化和推动新车和二手车交易、提升新能源汽车实用程度等。
据了解,除了快手外,抖音、美团、饿了么等多家本地生活平台都对价格非常重视。在本地生活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低价与高质该如何兼得或是各平台面临的一大课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继续坚持落实金融惠农政策,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消费是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多地纷纷出台促消费政策,旨在全面促进汽车、住房、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领域加快恢复。
在被称为“消费提振年”的2023年,多地点燃夜经济,为拓展消费空间、丰富消费场景“增温”。而城市夜间烟火气的升腾,也离不开金融的助燃。
7月20日,奈雪的茶开放加盟业务。“合伙人计划”显示,加盟奈雪的茶门店面积要求为90—170平方米,单店投资金额约为100万元。
发起节能倡议、推出“低碳市集”、普及环保知识……近日,各地政府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宣传周相关活动,用点滴行动汇聚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巨大能量。
“线上+线下”已成为许多行业探索的方向。在实体书店纷纷发力线上的同时,深耕线上渠道的图书电商也瞄准了线下市场的增长空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近日发布,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上半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万亿元。
《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近日印发,鼓励回收企业与物业企业等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该政策落地将给相关家电、家居、物业企业带来哪些新机会?
国家发改委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在高流量、高话题度之下,许多餐饮品牌将自助餐视为“流量救星”。在大众更加青睐高性价比消费的当下,限时自助模式能成为拉动餐饮消费的新活力吗?
商务部等16部门近日联合发布《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方案提出,针对收纳整理、上门烹饪、家装美化等新兴工种,将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家政服务人才。
盛夏时节,中国商报记者踏访吉林省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在绿浪翻滚的稻田里,在品牌林立的产销会上,探寻吉林如何在黑土地上探索“新粮道”。
自进入中国以来,奥特莱斯行业在促进内需增长、实现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当着零售行业排头兵的角色。
近日,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永旺梦乐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桥本达也近日表示,未来几年内永旺梦乐城将继续扩大在华业务,并推进沿海存量项目升级改造工作。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近日公布。办法不仅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对其提供者在技术、服务方面提出相关要求与规范。
近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出倡议书,倡议医药企业制定合理采购计划、保证药品质量、尽量维持药品价格稳定、反对哄抬炒作药材价格、促进产销直接对接。
随着暑假的到来,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的研学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如何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别样的进步成为当前业内外人士关注的重点。
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6月金融数据整体表现亮眼,总量和结构均超预期。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6月以来,中央及地方相继出台促消费政策,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产销量分别为256.1万辆和262.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8%和10.1%。
今年以来,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商务部开展了“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后续,商务部还将积极把握投资机遇,共享中国开放发展红利。
《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明确,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CPI同比涨幅较上月略有回落,且连续4个月处于“0时代”。
7月5日下午,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流通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显示,商铺租赁在消费复苏带动下需求有所恢复,商业街租金企稳,购物中心租金止跌转涨。
7月6日下午,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外贸新速度 跨境电商新时代”专题论坛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
北京稻香村火出圈的“零号店”、同仁堂知嘛健康草本咖啡......借助跨界、创新,北京老字号品牌正在迸发新活力。
5月楼市“倒春寒”过后,多地在6月释放公积金政策利好,包括优化公积金相关政策、降低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松绑“双限”等。
《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近日印发,聚焦6个方面,推进制度型开放。
近年来,清洁电器市场快速崛起,成为家电行业的新增长点和消费的新热点。市场研究机构GFK数据显示,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10年间扩大了12倍。
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新能源汽车下乡加速、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政策的密集推出,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续航”。
《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近日审议通过,家居行业再迎重磅政策催化。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国常会首次发文单独提及要促进家居消费,政策信号强烈。
多项重磅赛事回归、中国球员屡创佳绩,2023年,一股“网球热”正在运动品牌和培训机构中蔓延开来。网球运动在中国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
杭州国际网球名人赛、成都大运会、贵州“村超”……离亚运会开幕越来越近,全国各地体育赛事持续火热,成为近期的消费新亮点。
《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近日发布,其中提到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续至2027年底。
近日,因跨界做文创、卖咖啡而“出圈”的中医药老字号北京白塔寺药店迈出了新的步伐,携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走上了“药店+非遗”的创新发展道路。
最新全球毛坯钻石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以来,钻石价格已下跌了6.5%,较去年的历史高点跌去了18%。未来天然钻石价格还会继续下探吗?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既展现了行业发展强大韧性,也彰显出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基础没变,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态势仍在延续。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16万亿元,大健康产业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申请网约出租车须新车、非新能源纯电动车购置的计税价格需在15万元以上……近日,杭州网约车新规发布,各网约车平台对此纷纷做出积极响应。
近年来,出海成为不少新消费品牌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国内已拥有一定市场基础的新消费品牌,无论是电商平台、独立站还是实体店,正在全球市场活跃起来。
这几年,国产威士忌渐成气候。目前,在福建、湖南等地区已经遍布小型威士忌酒厂,不少年轻人也向威士忌抛出橄榄枝。威士忌会成为酒企的竞争高地吗?
6月27日,以“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启幕。
6月23日—6月27日,2023中国鞋都(温州)首届鞋文化周系列活动在温州市举办,活动旨在助力温州建设世界级鞋业产业集群,推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迈进。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2020年以来,我国已分3批将6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年度建设名单。
端午假期,消费市场亮点纷呈,除了粽子、艾蒿等节日相关商品热销外,文旅消费等多重消费热点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也为经济回暖注入新活力。
为了满足更多年轻化、健康化的消费需求,今年端午佳节,老字号企业在创新产品、菜单革新方面持续发力,相关餐饮消费也迎来快速增长。
又是一年端午至,北京龙潭公园、园博园、护国新天地等多地举办古风游园会、国潮市集活动,通过丰富的节日体验为市民带来充满文化魅力的假日时光。
中国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超市发现,目前礼盒团购业务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各种端午衍生产品迎来热销,超市们摩拳擦掌迎接端午节这个销售小旺季。
近日,滴滴上线租车业务,并接入多家租车平台。面对平台租车业务带来的激烈竞争,传统租车企业也各显神通,通过合作与差异化竞争来扩大优势。
《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6·18”购物狂欢落幕,小众运动装备、女性运动消费成为亮点。不少运动品牌也在探索更多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在发力。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密集推出一系列举措,通过扩投资、促消费发力下半年经济发展。
今年“6·18”,不少消费者在平台大额补贴、优质的服务体验下“剁手”,二手电商平台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品类产品销售数据表现亮眼。
消费券又来了!眼下,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又在密集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覆盖汽车、家电、旅游等多个领域,旨在刺激大宗消费品消费,提振居民消费。
今年“6·18”,汽车品牌们加入,“1元享、半价车、红包雨”等字眼不断“轰炸”人们的眼球。当汽车遇上“6·18”,能否给车市再添一把火?
6月16日至18日,88家实体书店以北京前门商业区为舞台,演绎了精彩纷呈的“书店之夜”系列活动,用书香点亮京城市民、游客的周末夜生活。
洞洞鞋在大众审美里绝对算不上好看的鞋,却在年轻人中快速“收割”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不但成为该群体眼中独特的时尚单品,甚至还在网络上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潮流门派——“洞门”。
在哈萨克斯坦主题馆、日本贸易馆以及菲律宾、泰国等近20家驻华领馆及境外经贸机构主题展区中,颇具“一带一路”国家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引人驻足消费、洽谈贸易。
近期,各平台上空调换季清洗的订单量均出现了大幅增长。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各大生活服务平台推出了不同力度的优惠活动,空调清洗市场竞争激烈。
近期,多家银行纷纷降低消费贷利率。业内人士认为,降低消费贷利率对提振消费有一定影响,但是也需注意防止过度借贷和不良贷款的风险。
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扎实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红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今年以来,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为了迎接暑期旅游旺季,各地坚持以文旅互动、业态融合为抓手,积极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球王梅西开启了自己的第七次中国行。此举不仅引爆了球迷们的热情,还激发了各大酒店、线上平台和赞助商们的“商业狂欢”。
今年端午假期,国内旅游目的地机票、酒店价格均呈现轻微下降,出境游成本也有所降低,“不挤不贵”“高性价比”将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关键词。
随着电商平台“6·18”活动进入高潮,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被推向高峰,不少百货、商超等实体零售企业积极抓住商机,加入了“6·18”大促的行列。
今年以来,文旅行业强势复苏,繁荣向好。近日,全国多地积极部署,加强引领,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促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再添“一把火”。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指出,将强化购车优惠政策支持,推动适销对路车型下乡。
随着夏日夜经济的升温,顺风车、网约车的出行需求也逐渐旺盛。美食、美景、夜游成为出行乘客的主要选择,南方沿海城市的出行需求则更为活跃。进入初夏,各地用户夜间消费的需求不断上。
1元喝库迪咖啡、瑞幸每周送你9.9元......近日,本土咖啡品牌纷纷加大促销力度,不惜以低价抢占市场。其中,瑞幸咖啡与库迪咖啡的“捉对厮杀”尤为激烈。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有效捕捉市场机遇,推动我国外贸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
近期,全国多地气温开始迅速攀升,大众对于防晒的需求也随之暴涨。在众多防晒产品中,防晒服饰的销量一路走俏,引爆今夏防晒市场。
近年来,智能家居在我国家居市场悄然流行。作为智慧家居的入口,智能门锁已成为多数人家中必不可少的智能家电之一,普及率和出货量均在持续上升。
随着盛夏来临,汽车全景天幕遮阳隔热效果差的问题逐渐显露。中国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车内遮阳帘等配件成为车主们的“心头好”,相关产品迎来热销。
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现场会近日召开。会议要求,各地要把握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综试区建设,打造外贸创新发展新高地。
近日,国产榴莲即将上市的消息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国产榴莲已被提上日程,但目前产量相对有限,想实现物美价廉的“榴莲自由”仍需要时间。
6月2日,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商务部表示,RCEP的全面生效,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提升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文旅市场呈现一派火热场景。多地推出大量优惠措施,积极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精心组织配套活动,吸引全国游客。
5月31日,“6·18”大促正式开场。为期3天的第一波促销活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消费者疯狂“剁手”,商家成交额增长,消费活力满满。
今年防晒类化妆品市场比往年更热闹。防晒霜、防晒乳、防晒喷雾新品扎堆上市……炎炎夏日还未至,各式防晒产品的“抢位战”已经如火如荼。
近一段时间,全国有多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地摊经济”发展。专家表示,重启路边摊,有望带来稳就业、促消费的良好效应。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各地多家百货商场、购物中心推出儿童节主题促销活动,并通过多种营销方式,提升购物中心客流量,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如今,各大高校成为餐饮品牌的“必争之地”。在餐饮业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校园店是否能成为连锁餐饮品牌的新蓝海?餐饮企业如何应对这一行业新趋势?
近日,露露乐蒙、彪马、耐克等运动品牌新款跑鞋亮相。相关企业表示,未来将在社群和赛事方面持续发力,建立更深的品牌护城河,助力跑步产业发展。
随着气温的升高,冲浪、潜水等小众水上运动受到青睐。业内人士表示,小众运动可以针对细分人群推出相关服务,拓展更多的商业化路径,助燃夏日经济。
近年来,很多地方特色小吃常常“出圈”,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这些特色小吃带给人们舌尖上的满足的同时,也为当地提振消费带来新动力。
中国商报记者近日走访电器专卖店发现,与其他家电产品相比,选购空调的消费者很多,相关促销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专家表示,这两年空调市场极度饱和,相关企业或通过促销等手段促进业绩增长。
预制菜市场竞争持续升温。众多企业纷纷入局成为行业亮点,除餐饮企业、生鲜电商平台外,最近不少家电厂商也开始抢滩布局预制菜赛道。
在这届被业内人士称作“对消费者最实在”的“6·18”活动中,高端消费品的投入力度比以往更大。从预售数据来看,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有所提升。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数字化不再是个新词。经过数年的摸索,数字化已经成为目前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促销钟声响起,“6·18”的消费热情被点燃。今年“6·18”,不仅人均购买预售商品数量高比例增长,参与人的年龄也跨越各个阶段。
年中大促“6·18”已成为电商平台各类新服务、新业务的校验场。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平台在服务体验方面的“内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乘上实体书店回暖的东风,北京图书大厦加速转型升级步伐,打造与时俱进的多元化阅读文化空间,“让读者走进书店,将阅读推广出去”,助力“书香京城”建设。
近日,菜鸟联合申通快递宣布,启动全国重点经济圈物流升级计划,推出智选仓配次日达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该服务除了快之外,还对外宣称是“经济型仓配价格”。此时,物流快递行业再起波澜。
近些年皮鞋市场呈销量下滑趋势,而运动鞋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上升。面对行业消费趋势变化,各大鞋企纷纷打破传统皮鞋的功能性边界,开始涉足运动休闲领域,让运动风皮鞋成为当下的流行款式。
今年以来,商务部启动“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招商引资,全力以赴做好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
目前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不均、售后维修规划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让新能源汽车真正驶入乡村百姓家,是相关部门和企业当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但同时,各地在推进实施中也遇到不少难题。
近年来,国潮消费持续升温,正在成为消费复苏的特色亮点。5月20日,2023国潮京品节在北京园博园启动,标志着本年度国潮京品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为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再吹政策暖风。同时,汽车企业和相关充电设施的投资布局也在火热进行中。
为促进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流通、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5月18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协办的2023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
今年以来,各地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大力引导乡村民宿开发和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多措并举积极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今年以来,多地加速推进零售企业数字化升级,打造实体门店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未来,数字化转型还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消费体验又将如何进一步升级?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5月17日发布,意见提出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央行近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的看,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
随着国内消费进一步恢复,电商物流指数呈现连续上涨态势。相关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9点,比上月提高0.7个点。
5月11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蔡志清带领调研组一行深入广西钦州市浦北县考察调研陈皮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并对今后陈皮产业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今年以来,多地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那么,数字人民币对国内居民经济生活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进一步推广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今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3751亿元,同比增长43.8%。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餐企信心强、动力足,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还有望为餐饮消费增长再添“一把旺火”。
母亲节儿女上演花式“宠妈”,围绕“健康”“美丽”“舒适”的消费品销量大增,越来越多的品牌也改变营销策略,将重心放在让母亲享受更美丽、更便捷、更智能的生活上。
随着3月湖北汽车市场掀起的价格战温度逐渐消退,国内汽车市场形势趋于稳定。5月11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3.3万辆和215.9万辆。
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市场加速复苏,以及多地出台政策推动“首发经济”,各类品牌首店接连在全国多个城市落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5月10日,“2023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联动全市40余个商圈、200余个品牌、万家门店,打造“一联五夜”内容体系,开展百余项促进夜间消费的主题活动。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来,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各种“消费节”,不仅价格惠民、服务便民,还为人们生活注入新活力,并推动消费市场稳步恢复。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5.8%。海关总署表示,我国外贸稳中向好势头进一步延续。
《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2023)》显示,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海关总署日前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部署动员在北京、天津等17个城市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工信部、商务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3“三品”全国行活动的通知》指出,将聚焦7+10+N活动,培优育强引领消费新升级,持续拉升消费氛围。
今年以来,快递业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业务量增速逐月提速向好,目前已完成400亿件,折射出我国居民消费信心增强,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
近期,全国演出市场持续升温,“上新”不断。各类演出活动在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释放了演出市场的消费潜力,掀起了新一轮观演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