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央地加速布局 抢跑未来产业新赛道
今年以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集发声,多地推进未来产业布局的动作也不断加快,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
今年以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集发声,多地推进未来产业布局的动作也不断加快,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关情况。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近日发布,着力稳住重点行业,发挥重点区域带动作用,为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向好提供支撑。
当前我国着力强化水运绿色智慧转型,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形成。
今年以来,各地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摆在突出位置,在保持重大项目投资力度的同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为实现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提供投资有效支撑。
7月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近日,国家统计局首次以报告形式发布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年度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营业收入超16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日前组织研究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事宜。多地也发布政策支持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2023年—2025年,两部门拟分三批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近日,多地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创新,为各地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成效显著,数字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带动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仍要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自《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取得初步成效。
近期,多个地方政府推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举措,包括重大项目推介、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以来,高层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工作部署明显提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如何?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系列税收大数据给出了参考答案。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提出要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4月财政收入延续平稳回升态势,各级财政部门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显示,我国GDP同比增长8.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各地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大力引导乡村民宿开发和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多措并举积极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一季度,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扩消费政策综合发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稳步提升,发展趋势向好,活力持续显现。
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来,充分发挥其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在开放水平、开放布局、改革创新、经济绩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繁忙的生产、各行各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这是国民经济复苏的直观体现。在用电量整体回升的同时,各行各业用电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从数据来看,各地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多个省份的一季度GDP增速已超过各自在年初设立的全年GDP增速目标。
“合肥交通便利、科技先进,是一颗掌上明珠;石台自然资源丰富、景色优美,是一块璞玉,两地携手堪称珠联璧合。”2月25日,2023“石台硒泉”合肥推介暨精品旅游线路发布会在合肥举行。
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以“触网消费促发展”为目标,转变传统流通模式,扎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竹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近期,各地纷纷召开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动员部署会、文旅局长会议等,总结交流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表示,作为一名企业代表,我特别关注民营经济、装备产业发展。同时也十分关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党的二十大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重大论述多次被提及。专家表示,这是对民营经济地位作用的明确,为2023年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所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不断创新和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形成了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体系。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招商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4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60亿元……
2月1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大会议室内暖意融融。信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负责人詹绍熠难掩兴奋之情,芜湖片区各项开放政策和优惠条件让她感到十分舒心。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山之巅,水之源”的特殊地理面貌孕育出多种优质植物药材和珍稀药材,其中霍山石斛最为名贵,已成为当地的一项富民富商产业。
自2022年广西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头雁”培育五年行动计划以来,涌现了一批批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他们发挥榜样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开足马力忙生产,铆足干劲赶订单……开年以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矿冶公司铟锌冶炼厂生产车间里到处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开足马力,精神振奋、紧张忙碌着,企业生产热情高涨。
2月6日上午,马鞍山市欧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区域,一台台机床、磨床快速运转,一块块铮亮、泛着银光的分切刀片和裁切刀片“走下”生产线;发货区域,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包装盒等着发给客户。
2月6日,随着大型拆除机械敲击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合六路与小高路交口西北角的兄弟土菜馆开始拆除,标志着G312合六路(新桥大道—侯店路)快速化改造砸下了新春“第一锤”。
2月6日,伴随着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莲塘/香园围口岸旅检正式启用。莲塘/香园围口岸自2020年启用以来,只开放货检设施给跨境货车使用。此次是该口岸第一次开始客运通关服务。
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同安区正积极贯彻落实福建省“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的行动部署,快马扬鞭抢抓经济促发展。2月3日,同安区召开招商大会。
2023年元宵节期间,海南各地以多种形式欢乐“闹”元宵,喜庆祥和。在海口万绿园,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赐福巡游,以及舞蹈、器乐、舞台剧等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2月5日,湖北省博物馆广场,“钟鸣楚天元宵夜”沉浸式灯会游园活动在这里拉开了帷幕,八盏花灯一起点亮,主舞台背景屏以湖北地图形式,依次呈现全省各地欢度元宵、点亮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
厦门市商务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等三个重点方向,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开创新时期商务工作新局面。
1月27日下午3时49分,闽宁协作第一架包机载着169名宁夏籍员工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下午4时左右,当马桂花跟着大部队从到达口走出的时候,收到了两份落地大礼包。
大年初十,天还没亮,上海曹安公路东栅桥路路口已热闹非凡。从外环高速驶下的大挂车、平板车在此掉头进入江桥批发市场2号门。目前,西郊、江桥批发市场每天的入场量达到5000余吨。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寒意未退却,却依然阻挡不住旅顺口区重点项目现场的火热气氛,一个个重大项目抢先抓早快建设,一项项重点工程挂挡提速忙动工,工程车、挖掘机来往穿梭。
春节假期,美兰区旅游市场回暖升温,周边乡村、各大景区、饭店旅馆及旅文活动迎来旺盛客流,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0.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2亿元,迎来新春“开门红”。
1月7日,深圳坪山区迎来了行政区成立6周年。如今,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正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推动坪山奋力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2022年,湖南出台并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市场主体,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631.62万户。
2023年1月1日,在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来回穿梭的货车正忙碌地装载货船刚刚运达的集装箱。2022年,合肥港多措并举增加运力,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提升。
合肥市瑶海区通过发布专项扶持政策、安排专员对接服务、搭建企业用工和银企融资“桥梁”、激发市场消费活力等一系列举措,精准服务辖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随着深圳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班轮的一声长鸣,载有66辆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巨轮踏上出海航程。目前,已有近600辆比亚迪新能源电动汽车通过盐田港集装箱海运方式走出国门。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的市大良仓茶叶有限公司呈现出热闹无比的景象。在车间里,只见制作六堡茶的茶农正在用木锹用力翻炒堆制的六堡茶;在包装车间,人们正在精心包装陈年六堡茶待外销往南洋。
岁末,翻开瑶海这一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五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市场主体量质齐升、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改革创新增添活力”是最凝练、最精准的诠释。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坚强有力、暖民心行动件件惠民……一年来,瑶海区聚焦群众期盼需求,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交出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今年以来,厦门海沧区厚植“产业立区”优势,推进全区232个项目增资扩产,项目累计总投资超700亿元,同比增长26%,为海沧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凝聚新动能。
湖北恩施芭蕉侗族乡是绿茶“恩施玉露”发源地和恩施富硒茶主产地,一片片茶叶托起了全乡人民致富梦。自2019年起,这个传统产茶乡的电商产业异军突起,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集美台商投资区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探索出一条“肩并肩、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的两岸经贸融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