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上海报道(记者 张仲超)11月20日是第11个“世界厕所日”。中国商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上海已累计完成227座环卫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占全年计划的120%。明后两年,将力争“分级分类”完成上海全市共计2900多座环卫公厕改造,使其更加“老少皆宜”。
改造后的227座环卫公厕在细节上体现出对“一老一小”的关怀。比如,浦东新区今年完成25座公厕改造,在上南路800弄公厕样板间改造过程中,邀请幼儿家长及老年居民现场参观并召开征询会;静安区则加装了全流程通行扶手,为洗手盆增设防撞贴,免费提供轮椅、手杖、助行器等;闵行区完成了15座公厕的改造,拓宽公厕大门,加装安全扶手、防撞条、厕位紧急呼叫按钮,并配置轮椅、助行器、手杖“三件套”。
改造后的公厕不仅颜值更高,服务也更贴心了。今年,在上海全市2900多座环卫公厕中,已有1003座环卫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另有44座延长开放时间(从每天常规开放16小时延长至17小时以上)。
比如,浦东新区结合区域特点和人流聚集情况,规划了166座开放的公厕点位,设计团队为公厕量身定制了“扫码开放、整座开放、独立厕间开放及增设单体式移动厕所”等多种夜间开放形式,并制定《浦东新区区管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操作规程指引》,成立24小时夜间巡视专班;徐汇区环卫公厕在11月中旬全面实现24小时开放,开放形式因地制宜,有的整座开放,有的(如肇嘉浜路天平路公厕)利用内外门实现部分厕间夜间开放;静安区制定了夜间服务操作手册,根据人流量,要求保洁员与公厕数量配比不低于1:5,对夜间开放公厕进行保洁,及时补充厕纸与洗手液,为夜归人留一扇“方便”之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又有2500多座专人看管的公厕覆盖免费厕纸,1300多座公厕设有热水洗手。针对“女厕所排长队、男厕所空荡荡”的情况,上海全市公厕也在逐步优化男女厕位比,探索设置“可变式厕位”,配建第三卫生间700多座。
上海市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全覆盖,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