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461件

广西国资国企加快推进“科技强企”助发展

2023-11-21 14:18:13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673 分享

GetAttachment.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商报广西报道(石嘉琪 蒙源谋 记者 彭丽芳 文/图)2023年首次评选表彰科技创新标杆企业12户、数字化标杆企业10户以及科技创新标兵12人;目前,全区共有15户企业入选国家科改企业,63户企业入选广西科改企业,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4个,广西级创新平台145个,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461件,科技成果对外转让、技术许可收入和作价入股股权价值累计9.98亿元......在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广西国资国企强有力推进“科技强企”工作的结果。

11月20日,中国商报记者从广西国资国企推进“科技强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广西国资委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

据统计,广西国资委监管的17户区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区的一半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创新平台占全区的四分之一,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占全区的四分之一,是全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科改示范

2020年以来,广西国资委持续推进科改示范行动,以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实施市场化改革提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双轮驱动”,把科改示范企业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头雁。

同时,制定区直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和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三个方案,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和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狠抓创新企业库、平台库、项目库、产品库、人才库“五库”建设,支持企业对标行业一流企业,紧盯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今,广西路桥大跨拱桥建造技术、柳工欧维姆预应力技术、玉柴集团大马力船电动力、南南铝加工全国首台套气垫炉等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23年1—9月,企业研发经费投入77.95亿元,同比增加34.27%。

深化国企改革,强化激励抓创新

2020年至2022年,广西国资委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鼓励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同时推动21户转企科研院所优化调整,成为集团公司科技研发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2022年底已胜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形成了企业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其中,广西农垦集团下属广西轻工院就是科研院所转型升级的典型。据介绍,广西农垦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正向激励措施,推动该院在解决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先后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30多项,形成了企业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记者在会上还了解到,广西国资委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科技创新发展列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加大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转化等指标考核权重,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全额视同利润加回、核心技术攻关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倍加回、科技创新成果予以加分奖励等激励措施,指导科技型企业用足用好工资总额管理和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2022年,按利润总额口径加回的研发费用为72.35亿元,增长3.45%。

同频聚力助发展谱新篇

近年来,广西国资委主动加强与广西科技、发改、财政、工信、农业农村、商务等行业部门的沟通联系,特别是在科技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国资委推荐、行业部门审批、项目属地管理”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工作机制。

在全国为数不多省份出台支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广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安排3亿元支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广西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共获得2022年广西科学技术奖31项,占全部奖项的20%,广西交科集团荣获2022年度广西企业科技创新奖,广投南南铝加工、柳工机械、玉柴股份、北港鱼峰水泥荣获2022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步,广西将深入实施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需求,建设一批国有企业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通过择优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促进产学研用有效贯通。

责任编辑:唐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