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200多家上市公司340余名高管齐聚 共话“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信心”

2023-11-19 17:06:49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945 分享

中国商报四川报道(记者 谭仕科)11月17日,“2023第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主论坛在四川泸州举行,全国200多家上市公司的340余名高管齐聚一堂,共话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信心。在主论坛期间,还发布了《2023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据悉,蓝皮书已连续发布了4年。蓝皮书显示,总体上市公司情况品牌价值持续增长。3000家公司的总体品牌价值达到280822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3.8%。进入蓝皮书的品牌价值门槛也提升到5.6亿元,比2022年提高了0.3亿元。

论坛现场。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七大趋势

上市公司在我国实体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又会对上市公司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念瑞在主论坛致辞中表示,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信心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9年以来,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启动了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资本市场结构、生态和制度机制不断优化。

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已突破5300家,总市值近80万亿元,约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66%。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股东。

三季报数据显示,全市场近六成上市公司实现了营收增长,超过八成的公司实现了盈利,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公司家数和市场占比较上半年均有所提升。

孙念瑞表示,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要充分发挥好上市公司的创造力和引领作用。他认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将面临七大趋势:一是市场化,二是法治化,三是数字化转型,四是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五是科技创新,六是声誉管理,七是合规管理。

孙念瑞说,作为“上市公司之家”,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将一如既往在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桥梁、阵地、平台、窗口”作用,不断将“大力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的任务目标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努力提升会员企业的获得感,有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专家观点聚焦活跃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展望

在主旨演讲环节,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天相投顾董事长、总经理林义相,思睿投资集团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洪灏三位嘉宾分别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展望”“‘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政策建议”“全球变局下的资产配置:汇市、股市和房市”等角度发表主旨演讲,分享真知灼见。

林义相为活跃资本市场、提升投资信心提出四方面具体建议:一是控流出,即IPO、再融资等要做到可控可测;二是堵漏洞;三是开源头,例如金融稳定基金等;四是严监管。

“控流出主要是指‘伪IPO’,‘伪IPO’的目的是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取得上市公司身份,限售期过后高价变现。‘伪IPO’虽然为数不多,但危害极大。”林义相说。

在林义相看来,资本市场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关键在于堵住漏洞。他表示,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一方面是供给,供给因素有IPO、再融资、流通股、融券等,对股价的作用是向下的;另一方面是需求。而在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融券卖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发行、各种不合理的费用、掏空上市公司等。

洪灏则从全球变局下资产配置的视角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如果把中国市场的回报分为汇率、利率和公司的成长,就会发现,今年对于股市影响最大的因子是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因为它依然停留在一个周期性偏低的水平,但也正是如此,它才给我们创造了机会。

洪灏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发力比较明显。展望明年,今年底增发的特别国债预示着明年财政发力将会更显著。“现在遇到的挫折是暂时的,2024年一定会更好。”

上市公司负责人、高管齐聚高峰对话环节

据悉,本次主论坛还设置了高峰对话环节,多位上市公司负责人或者高管从如何提升资本市场创新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巩固长期投资信心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高峰对话现场。

近年来,上市企业新乳业的24小时鲜奶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在四川本土市场,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论坛期间,有消费者向席刚提问,24小时鲜奶的产品冷链保鲜技术和口味的多样化如何兼顾,生产更多满足消费者口味需求的鲜奶。席刚表示,目前来看,保鲜技术层面不是问题,冷链物流也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席刚表示,新乳业的发展是通过收购整合区域品牌开始的。所以,新乳业依托区域品牌,不断深耕本地市场,再一步步通过区域品牌之间建立起连接,从新一线城市向一线城市覆盖。目前新乳业推出了鲜生活冷链,通过五六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鲜生活冷链不仅能很好地服务产业,同时也能为行业更多企业提供优质供应链服务。“虽然新乳业是传统行业,但在新质生产力上,特别是科技驱动这方面,新乳业有很多事能做,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蓝晓科技董事长高月静表示,作为一家创新型、技术型企业,公司上市以后从资本市场获得了很多助力。公司IPO之后做了三次再融资,有转债、有定增。公司用募投资金增建了产能。“近期募投项目5亿多元资金大部分都用在新能源金属的扩产和各种网络建设上面。所以,资本市场给公司关键发展阶段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高月静表示,创新型企业的中小股东很不容易,其要有慧眼,还要有耐心。上市公司能做的,首先是保证给股东有一个基本的收益保障;第二个就是把企业经营好,保证不吹牛、不爆雷,让公司的股东能睡好觉。

此外,在此次高峰论坛主论坛期间,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博炜作为中国酒企实业界的代表,和大家分享了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

汪博炜在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郎酒多年来一直以“资本+技术+管理”三合一的方式引领企业经营活动,不断地给行业注入正能量,给行业的投资者带去信心。

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发布

在高峰对话环节结束后,由每日经济新闻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2023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同时,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也揭开面纱。据悉,蓝皮书已连续4年发布。

蓝皮书发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赵平在主论坛现场对蓝皮书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从蓝皮书总体上市公司情况看,品牌价值持续增长。3000家公司的总体品牌价值达到280822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3.8%。进入蓝皮书的品牌价值门槛也提升到5.6亿元,比2022年提高了0.3亿元。

其次,从行业角度来看,在今年的蓝皮书中,全部的37个二级行业都有公司入围。其中,品牌价值最大的三个行业依次是金融、互联网与零售,三者的品牌价值分别达35995亿元、26152亿元以及25697亿元。

此外,从区域来看,据赵平介绍,蓝皮书中的3000家公司来自32个地区。品牌价值最高的3个地区依次是北京、广东和浙江,品牌价值总量分别为79137亿元、54827亿元和30107亿元。与2022年相比,品牌价值增加的地区有23个。其中,增长最快的三个地区依次是新疆、西藏与福建,品牌价值的增速分别达到了33%、29%与23%。

对于企业如何做好品牌建设,赵平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要持续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持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三是企业要持续践行社会责任,四是企业要持续传播正能量。(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