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主体数据显示,我国经营主体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同比增长15.3%。
专家表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规模庞大、活力澎湃的经营主体。经营主体“增”势喜人,彰显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今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从税费优惠、厂房换装等多方面打好民营企业扶持“组合拳”,激发民营经济“加速跑”的生机与活力。图为南充市蓬安县工业园区内一家民营企业员工正在生产线上赶制订单。(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民营企业区域发展更均衡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前三季度,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相关数据展现出民营企业强大内生动力的同时,彰显出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前三季度,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民营企业均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新设民营企业351.0万户,同比增长12.6%;中部地区新设民营企业176.6万户,同比增长16.0%;西部地区新设民营企业149.0万户,同比增长23.3%;东北地区新设民营企业29.9万户,同比增长7.4%。
二是民营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第一、二、三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分别为28.4万户、111.6万户、566.5万户,第三产业占比超过八成。依托强大的市场优势,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新设民营企业增速分别达到40.3%、23.1%和17.4%。
值得一提的是,“四新”经济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前三季度,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300.4万户,占同期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其中“新型能源活动”同比增长最快。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四新”经济民营企业已经超过2087.3万户,新经济新业态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大力扩内需促消费,不断释放市场潜力,同时,我国围绕经营主体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消除壁垒、促进公平,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一系列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的引领和带动下,我国经营主体内生动能持续增强,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新设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
个体工商户数量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1719.6万户,同比增长11.7%。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22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3%。随着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壮大,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7万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
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各项政策措施叠加发力,全国个体工商户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明显的复苏势头。
不仅如此,民生相关行业也在稳步回暖。前三季度,新设个体工商户数量百万级以上的行业主要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农林牧渔和居民服务业,分别为889.5万户、251.6万户、136.3万户、134.1万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设个体工商户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8.4%、53.1%、41.1%。
此外,新设个体工商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的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7%、4.4%和87.9%,增速同比分别为8.2%、7.2%和12.2%,第三产业增速最快,数量占比近九成。同期,新设“四新”经济个体工商户657.4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6.4%。调查显示,开展网络直播、微商电商等线上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占比较今年初提升了5.7个百分点。
个体工商户是稳就业、促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国内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专家表示,吸纳就业离不开经营主体,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稳定就业才有保障。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9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3297万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增收。
对外商吸引力持续增强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商投资企业是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经济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含分支机构,下同)68.4万户,较去年底增加1.5%。对此,专家认为,增幅虽然不大,但外资企业信心恢复的步伐却很稳。
前三季度,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11111户、17317户、18158户,同比分别增长7.6%、54.6%、25.2%,全国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6586户,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43696户)。6月、9月单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均超过6600户,向好势头明显。
从行业看,服务业对外资企业吸引力最大。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43193户,同比增长32.6%。其中,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商务租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分别增长47.0%、41.9%、33.2%、18.6%。
中国产业升级转型,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前三季度,新设高技术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9677户,同比增长11.7%,同样保持了较高增速。
从来源地看,前三季度,韩国、美国、日本仍是位居前列的新设外商投资法人企业的来源地。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较快的来源地主要包括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业内人士认为,新老朋友纷至沓来,说明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机会依然吸引着全球投资者。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的稳步向好,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