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10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银行机构在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赋能民生领域补短板与共同富裕等诸多方面积极作为,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近日举办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坚持支农支小支微,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及时创新优化产品服务,为地方实体经济注入金融“血液”。图为邮储银行阜南县支行工作人员向盛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农民了解有机花菜的种植情况。(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政策制度更加完善
10年来,从中央到部委再到金融机构,我国普惠金融政策举措不断完善,为普惠金融成长作出发展规划。
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普惠金融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更是将普惠金融作为需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
11月8日,在中国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表示,10年来,金融机构全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提供金融方案,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赋能民生领域补短板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取得长足的进步。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张为忠表示,从规划的提出到定向政策红利的推出,再到后期常态化工具箱的运用,都给金融机构创造了政策上的机遇和红利。有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监管环境,金融机构从不敢、不能、不愿、不会到进场研究,不断创新。
张为忠认为,从国家到部委再到金融机构内部政策的配套,使得银行机构在政策红利的驱动下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发展机遇,让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走在了世界前端。
普惠金融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表示,中国银行业已初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有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小微活、经济兴,做好小微金融服务是必须做好的一份时代答卷。据统计,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约25%,较2018年末增长超过2倍。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6000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1/3、活跃经营主体的1/2。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8%,较2018年末累计降幅超过30%,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此外,金融资源向乡村地区进行重点倾斜。截至9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超过20%。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均等化、便利程度不断提升,农村信用基石进一步夯实,涉农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明显提升。全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达到97.92%,较2017年末提升1.93个百分点。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中国农业银行深耕“三农”,天然拥有普惠金融基因。截至今年9月末,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超过3.5万亿元,是5年前的6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近5年来平均增速超过40%,信贷支持普惠小微群体的客群超过340万户。
中国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光大银行高度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门量身打造了专精特新企业贷线上自动化产品,上线4个月以来,余额已经超过59亿元。
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统计,我国金融包容性获得显著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前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我国近些年普惠金融发展迅速,探索出了多种有价值的模式,在迈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我国有必要继续谱写普惠金融的新篇章,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邢炜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相关主体共同携手。其建议,银行机构可以重点关注市场主体的金融健康、资源配置效率、与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三方面,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以新时代、新战略、新起点为视角,着眼于构建商业可持续、成本可负担、风险可管控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原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机构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完善专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制造业、外贸等重点领域的小微企业,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强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信贷支持,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支持,努力补齐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短板,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董事长王小龙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要坚持社会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统一,普惠金融的重点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但是归根到底还是金融,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商业可持续。要追求合理的利润,构建起服务为先、风险为基、盈利可靠的发展逻辑,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商业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