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原创>

多领域齐头并进 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23-11-16 16:33:50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353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我国10月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消费领域复苏。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边际改善、青年群体就业情况稳定。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推动新增发1万亿国债等已出台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推动经济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

202311133034122a.jpg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的芜湖埃科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技术工人和工业机器人在奇瑞C-DM超级动力智能生产线上生产作业。(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发力重点经济领域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长1.3%,较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在此背景下,各方面对第四季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普遍看好。

具体来看,10月以来,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4.6%和7.7%,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0.1个和0.8个百分点。地区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浙江、江苏、四川等经济大省发展持续向好,西安、郑州、杭州、南京等重点城市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对全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增强。

与此同时,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尽管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所回落,但从分项指标看,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从市场需求看,消费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而重点领域消费亮点较多。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从今年十一“黄金周”和刚刚过去的“双11”情况看,居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呈现出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线上消费热度较高、新型消费引领潮流等新的特点和亮点。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在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持续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岁末年初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强化政策统筹协调等四方面协同发力。

力保青年群体稳定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青年就业关系着年轻人的成长成才,也关乎民族复兴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都在加大协同发力,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李超表示。

在政策先行方面,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在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三个方面发力,促进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

为强化培训,帮助青年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国家发改委支持地方建好管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

据李超介绍,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地方建设公共实训基地327个,已建成的156个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培训近300万人次。

在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帮扶方面,国家发改委亦动作频频:强化返乡入乡创业平台保障,持续推动返乡入乡创业政策出台、试点建设和经验交流,指导各地构建返乡入乡创业支持体系。

多重努力显效,10月份当月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稳、农民工就业有所改善、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李超表示,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地方一道,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实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方案,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百万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精准服务保障,千方百计为青年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要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内部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自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局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一系列民营企业家沟通交流活动,当面听取相关企业诉求建议,全流程跟踪、闭环解决企业反馈的问题。二是加强经验交流和互鉴。三是加快研究谋划一批政策举措。开展未来一个时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重大课题研究,研究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出台推动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品牌建设等政策举措。

近期,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陆续细化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边际改善。

数据显示,9月份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18.1%,比上月加快8.4个百分点。1—10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比重53.1%,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9.1%。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发力,努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研判、政策统筹、推动立法等各项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二是持续拓展发展空间。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重大战略部署等相关领域工作。三是持续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等六大服务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沟通渠道,积极纾困解难,促进健康发展。”李超表示。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