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外资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欢迎外资扩大在华投资的同时,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这么大的一个资本市场,内资起着决定性作用。”11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将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加快打造一支强大的内资投资者队伍,形成内外资竞相投资的良好局面。
图为巴楚县一家光伏发电企业的员工在巡查设备。(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而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是积极落实中央金融会议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事实上,近年来,证监会始终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开放,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成效。
在国内方面,今年是中国推出注册制试点的第五年,也是全面实行注册制的第一年。试点注册制以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由3500余家增至目前的5300多家,总市值近8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位,市值规模约占GDP的66%。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第三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边际改善,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从行业看,服务、出行等消费行业业绩快速修复,制造业盈利逐季改善,新经济投资边际回暖。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把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5.2%调高到了5.4%。上市公司基本面是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不断落地,中国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将增强。”方星海表示。
在“走出去”方面,证监会不断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今年3月实施境外上市监管新规,更好支持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健康发展;优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将“沪伦通”机制拓展至瑞士和德国;持续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扩大交易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外资参与A股便利性稳步提高;自2020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以来,中国证监会已批准20家外资控股或独资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拓展境内外ETF互联互通;持续扩大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实现在华外资银行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等。
我国在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方面的进展和成效,也使得国际投资机构纷纷对我国资本市场表示长期看好。在本次大会上,无论是深耕多年或是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投资机构,都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正逐步改善,市场估值也处于较低水平,加之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些都将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带来持续动力。
针对后续工作,方星海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证监会将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放眼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与进一步稳健发展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方星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