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云南罗平产业园区 重大项目支撑生物资源加工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2023-11-15 10:03:34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4,958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李锦兰2007年云南罗平产业园区开始规划建设;2011年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2013年挤进云南省省级工业园区方阵;2021年更名为云南罗平产业园区……砥砺奋进十六载,云南罗平产业园区以骄人的实绩诠释了园区未来大有可为,奠定了跨越赶超的坚实基础,彰显了开放发展的新活力。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眼下的云南罗平产业园区,无论是走进丰收在望的种植基地,还是高速运转的小黄姜、菜油等精深加工生产车间,都能看到工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忙碌景象。

白腊山小蜜蜂飞出乡村振兴大市场

“为甜蜜的事业耕耘,让贫困远离山区。”中国商报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罗平产业园区的罗平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句醒目的标语。

罗平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创始人吴丽飞说:“我们免费赠与蜂种,带领低收入村民加入养蜂队伍,持续教授、培训养蜂知识和技能,最后再向他们购买产出的蜂蜜,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

据介绍,2007年12月,罗平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从小在罗平白腊山看着家人养蜂的吴丽飞投身蜂蜜加工产业,并以“腊峰”作为品牌名,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着她的甜蜜事业。

“一开始走了很多弯路,不懂分辨蜂蜜的优劣和成熟标准,从农户手上收了很多蜂蜜,却在工厂贮存过程中发酵,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吴丽飞说。

不懂标准,就去学、去咨询,一趟趟地跑农业分管站,到田间地头向蜂农学习。收不到优质的蜂蜜就提升收蜜价格,用高出市场价20%的单价收购蜂蜜,农户们便抢先把优质蜂蜜送来供公司优先挑选。吴丽飞说:“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我一直都知道蜂农四处赶蜜十分辛苦。如今采用这种提高收购价格的做法,既能保证蜜的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一些相对贫困的家庭增收。”

村民生活甜如蜜。(毛虹/摄

从一开始的蜂蜜加工,腊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养殖、保鲜、新产品研制开发和销售于一体的蜂蜜精深加工企业。据估算,2023年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营收额将达到2000万元左右。

不断发展壮大的罗平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心系蜂农增收致富,联合当地贫困户建立蜜蜂养殖合作社,带领农户养殖产蜜量更大的“意大利蜂”。吴丽飞回忆起近几年来一直帮扶的一位蜂农——家住罗平县大水井乡大路边村的张荣辉。“在我们接触之前,他家生活条件很艰难,虽然也在养蜂,但养的是产蜜量低的蜂,养殖规模小、收益低,每年收益只有几千元。了解情况之后,我们便到他家进行实地走访,为他带去产量更高的意大利蜂种,教授他养殖的知识和注意事项,他成为了赶蜂人中的一员。一年四季赶着蜜蜂四处采蜜,现在他的年收入得到了很大提升。”吴丽飞说。

张荣辉致富道路的开启并非偶然。吴丽飞介绍:“我们公司目前固定协作100多户贫困蜂农,600多位相对贫困蜂农。给他们送去蜂种,再回收符合品质的蜂蜜,既给他们带去安稳甜蜜的生活,也保证了我的蜂蜜收购源头稳定。”

图为蜂农养蜂场景。(毛虹/摄

近年来,罗平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的运作方式,坚持走生态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截至目前,该公司工业园区占地14.98亩,累计投资2840万元,建有年精深加工2400吨蜂蜜生产线,现已经成为云南罗平产业园区蜂蜜生物资源加工产业集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电商助力小黄姜产业“姜来无忧”

10月22日,罗平鼎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在罗平县圭山小黄姜种植基地进行了一场网络直播,活动邀请多位网络大V一同走进小黄姜种植的田间地头,共同帮助罗平当地农户完成鲜姜销售。据统计,当天销售小黄姜金额达到368900元。

“如果选择到线上购买小黄姜制品,打开大众网络平台搜索引擎,第一个跳转到的一定是我们‘姜来无忧’。”罗平鼎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倩说。日前,中国商报记者一行走进罗平鼎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展厅里摆满了姜糖、姜粉、姜茶、姜丸等多种罗平小黄姜加工产品。依托当地优质丰富的小黄姜资源,罗平鼎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集小黄姜种植、科研、加工生产及销售为一体,专注于小黄姜保健养生产品的开发及推广。

刘倩介绍说,“在2016年创建品牌之前,经历了许多波折,当苦尽甘来的时候,我们便利用产品‘姜’与‘将来无忧’词语的谐音创立‘姜来无忧’这个品牌,盼望着这美好的寓意不仅能赋予给我们自己,也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带去美好的希望。”

小黄姜喜获丰收。

一直以来,“鼎泰”持续专注于小黄姜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将小黄姜的食药价值和康养保健作用做了深挖和研发。“针对后台用户画像,我们一直在做产品的创新开发。比如对于35岁左右的女性而言,我们会考虑从小黄姜中提取姜酮,应用到日化产品中。另外,针对更加年轻的用户,我们正努力尝试在保留小黄姜营养、药用价值的前提下,提升产品口感,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口味。”刘倩表示。

小黄姜是罗平县传统富民产业,全县常年有约3万农户近1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小黄姜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据统计,2022年罗平县小黄姜种植规模达23.5万亩,总产量超过50万吨,产品销售到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口43个国家和地区。

“罗平县依托小黄姜进行生物资源加工的企业有18家。”刘倩说,“大家都选择做姜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罗平特殊的气候资源优势,极其适宜种植生姜,种的人多了,做加工的人也多了;二是因为小黄姜本来就浑身都是宝,除了作为调料用来去腥、调味之外,还有健胃、驱寒、祛湿、止呕的药用价值。”

“鼎泰”作为当地小黄姜生物资源加工的龙头企业,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带动当地农户、工厂、企业进入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作用。“前端种植,我们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来实现,各部分分别占比为30%、30%、40%。针对农户,我们提供种子,与他们签订协议,同时在技术上给予一定指导。”刘倩说,“末端产品的直接零售我们也有涉及,在这之中,电商占了很大一部分。”

企业和农户直接对接,确保村民收入增加。(图片由刘倩提供)

富锌农业守住舌尖上的“油瓶子”

作为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罗平富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锌农业)依托国有上市公司资金筹措和品牌打造优势,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油料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成果转化。深化打造了具有“四高、三低、两好、一合理”特点的“滇东一花”康养菜籽油。

罗平富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改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滇东一花”采用了中国农科院研发的国家专利“7D功能菜籽油”加工工艺,基于微波物理场细胞反应器原理,全面提升菜籽油低温压榨绿色制备效能。

“目前,国内的油料加工讲究适度精准。随着国际国内优质植物油需求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多元化、品质化和健康化需求特征愈加明显。因此,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款更符合人体营养搭配的高端食用油。”王改华说,“先进的‘7D功能菜籽油’加工工艺,能对经过清理筛选的优质菜籽进行微波提质增香、低温高效制油、低温绿色精炼等流程,制造出富含菜籽油总酚、生育酚、叶黄素等活性成分的健康膳食油露。加工的全过程,不仅保障菜籽的精准适度加工,保留营养健康成分,更保证生产过程对环境绿色友好。”

目前,富锌农业一期油菜籽深加工产品“滇东一花”高端菜油可年加工菜籽3万吨,产油1万吨。“今年9月,我们和罗平当地的农户签订了公司原料基地的种植协议,准备把菜籽种植和原料基地建设也提上议程”王改华说。

罗平县乡村振兴富锌油菜三产融合发展项目鸟瞰效果图。

据介绍,在农业方面,富锌农业聚焦多元化、品质化和健康化的植物油消费新浪潮,着力部署三产融合智慧产业园,业务线涵盖仓储、加工、物流配送、采购分销、科研检测、工业旅游观光。同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为高品质菜油提供优质原料保障。在产学研用的合力下,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强势打造云南特色粮油生态集群。

“从2021年开始,我们在罗平的五个乡镇进行试种。免费为农户们提供菜种,持续开展菜籽种植科学培训,最后按市场价格收购菜籽。”王改华直言,“我们在农业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以推广油菜种植为目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好罗平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返回家乡,种植油菜,守护好耕地,更守护好千家万户舌尖上的‘油瓶子’。”

油菜是罗平县的传统优势作物和特色支柱产业。“每年来罗平看油菜花的人很多。因此,我们想要利用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围绕油脂资源,实现工、农、旅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王改华说。

罗平富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园区规化图。

如今,在富锌农业的生产园区里,整洁明亮的可视化生产参观通道已经建成,游客来到罗平,除了能在金浪滔滔的花田里拍照打卡,更能进入园区厂房的参观通道,全过程了解营养健康的“7D功能菜籽油”是如何从一粒菜籽,变成走进千家万户餐桌上的一滴油。

同时,园区内还建设了一座“菜籽油文化馆”。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交互动画、展板介绍、实物展示等方式来了解从古至今中国油脂的演变历史,探寻新奇的“7D功能菜籽油”加工工艺流程以及油脂与人体密不可分的关系等科普知识。未来,富锌农业还计划联合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真正实现“一站式”工、农、旅融合发展。

生物科技让罗平产品种得好更卖得好

“在罗平做农副产品,我们不像其他企业只做其中一种,毕竟农产品的生产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仅仅关注一种很容易造成生产线、人工、土地资源的浪费。”10月19日,云南万兴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波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收完了油菜可以种小黄姜,种完小黄姜酿蜂蜜,一年四季土地没有空闲,生产线没有停歇,工人们都能在忙碌之中把养家钱赚进口袋。”唐波说。作为农业产业化云南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万兴隆充分利用罗平的特色资源优势,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方式建立了油菜籽、小黄姜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示范基地,合作农户2000余户。

云南万兴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姜酒车间。

2011年,云南万兴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看到了生物资源加工行业源源不断的可循环优势,在煤炭业最鼎盛的时期全身而退,投资8亿元在罗平产业园区建起年处理35万吨小黄姜、6万吨油菜籽和3000吨蜂产品生产线,建起目前西南地区较大的生姜恒温保鲜库和云南省同类型中较大的蜜蜂GMP车间。按国家级标准建有产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竖起了一面生物行业高科技的大旗。

唐波说:“一开始转行做生物资源加工的时候,除了原始积累的资本和一腔热血,我们什么都没有。不懂技术,没有团队,没有产品,几乎就是从零开始,但我们从没想过要放弃,毕竟这是一项造福家乡、回馈乡亲的大好事。”

于是,一栋配套设施齐全的专家楼便在万兴隆的园区里拔地而起。唐波表示:“为了开发产品,我们邀请了很多国内知名专家,先做好他们的日常保障,我们的产品开发自然就稳步推进起来了。”

云南万兴隆生物科技产业园。

截至目前,万兴隆的产品已涵盖小黄姜、蜂蜜、菜籽油、大米、花米、大酸菜、鸡枞油等生产开发的衍生副产品。在这其中主打的还是选用罗平小黄姜,经特殊工艺酿造的“云姜”牌姜酒。唐波说:“我们的‘云姜’一经面市,就获得很高的市场反馈。例如,我们将它与大闸蟹结合起来,两者优缺点互补,几乎让人一吃大闸蟹便想到‘云姜’。”

“在外贸出口方面,姜酒也受到了广大外国朋友的喜欢,特别是俄罗斯等一些气候比较寒冷的国家,十分喜爱我们的产品,每年都有巨大的出口量。”同时,针对小黄姜,万兴隆还开发了姜茶、姜糖、姜蜜饯;生姜洗衣液、洗洁精、洗发水、足浴包等,用唐波的一句话来说便是“万兴隆的小黄姜,可以让人从里吃到外,从头敷到脚。”

每年春天,著名的罗平油菜花海美丽如画。

除“云姜”外,万兴隆已成功注册“罗平菜油”“罗平蜂蜜”“罗平小黄姜”等国家地理商标,以及醇自然、醉自然牌罗平菜油和高原尚品系列姜酒及大米产品;在这些品牌效应持续带动下,云南罗平产业园区生物资源加工产业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板块,同时也积极带动罗平农业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农民增收和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发展一个产业、带动多个行业、致富一方百姓。(图片除署名外由云南罗平产业园区提供)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