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30年罚没128亿元 反不正当竞争法剑指公平

2023-09-27 09:15:15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290 分享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举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三十周年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总结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1.jpg

近年来,为适应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重点加大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促进公平竞争

会议指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开始实施,历经2017年全面修订、2019年修改完善,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在推进,是我国第一部促进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性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开创性、前瞻性意义。

会议称,30年来,反不正当竞争战略定位不断提升、法律规则不断完善,监管执法不断拓展深化、商业秘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宣传倡导不断创新,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30年来,全国共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75.7万件,罚没金额128.8亿元。

会议强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核心。反不正当竞争在维护公平竞争中具有基础性关键作用。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反不正当竞争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在维护公平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下一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围绕“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的工作着力点,着力在完善法律规则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深化公平竞争倡导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新篇章。

发布典型案例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民法典和各知识产权单行法之外,对经营者合法持有的商誉、未公开信息、数据流量等无形财产利益提供保护的行为规制法。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典型案例。

本次共发布十件典型案例,包括五件反垄断典型案例和五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在“刷单炒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及时有效制止影响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虚假宣传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护航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在五件反垄断典型案例中,三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类案件涉及不公平高价、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拒绝交易等四种类型的滥用行为,两件垄断协议类案件分别涉及纵向协议和横向协议。案件涉及医药、殡葬、汽车销售和建材等行业,均与民生息息相关。五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案件类型包括不正当竞争一般条款的适用、混淆、虚假宣传、侵害技术秘密及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涉及的领域既包括家用电器、短视频、网络游戏、餐饮点评等生活消费领域,也包括诊断试剂等高科技领域。

专家表示,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主要体现几个特点:一是有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充分保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比如,在“光激化学发光分析系统通用液”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阐明技术秘密信息与其载体文件的关系,对于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加强技术秘密保护具有示范意义。

二是持续探索完善数据保护规则,服务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人民法院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妥善审理数据权益不正当竞争案件,积极探索大数据保护司法规则,合理划分数据权益权属及边界。

三是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规范引导互联网健康发展。人民法院主动适应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发挥裁判的规范示范引导作用,保障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专家表示,这些代表性案例体现了公正、公开、基于事实和法律的司法活动在规制不正当竞争、引导市场规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执法监管

9月11日至15日为2023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统一大市场公平竞未来”。业内人士表示,反不正当竞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惩治“刷单炒信”、网络水军,规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傍名牌”、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

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2020年以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连续三年编写发布《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2022年,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部署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9069件,罚没金额约6.2亿元。

专家认为,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工作方案,组织全面清理北京市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清理工作,不仅有助于营造首都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北京市在此次清理工作中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层层落实清理工作责任,严格有序开展清理工作,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对破坏竞争、减少效率、妨碍创新的各种政策壁垒进行再梳理,进一步营造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需要。(依琰)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