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深圳报道(记者 赵琳)9月16日,2023“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在深圳召开。
此次峰会以“E路同行 好市发生”为主题,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姚瑶、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指数事业部高级经理王奕璇、雪球副总裁刘江涛、雪球商业化部全国总经理隋欣,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的指数投资领域负责人、基金经理,以及多位雪球人气用户出席了会议,围绕ETF投资的发展趋势、配置价值、投资机遇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讨。
会议现场。(赵琳/摄)
近年来,ETF市场扩容迅速。雪球商业化部全国总经理隋欣在开场致辞中亮出的三组数据,近一步印证了这个趋势。据隋欣介绍,今年以来,雪球上共有373万篇跟ETF相关的内容,即平均每天有2万篇内容产出。与此同时,雪球有6万名创作者输出了ETF相关的观点,即每天每3位ETF创作者当中就有1位发表了观点,可见雪球的创作者非常热爱ETF投资。第二组数据是,截至今年8月31日,雪球平台上有56家与ETF相关的金融机构公司账号和165个ETF产品账号,且每个机构账号平均拥有3万左右的粉丝量。第三组数据是,从今年1月1日至9月14日,雪球用户将ETF加入自选项达282万次,且通过用户调研发现,40%的雪球交易用户都是ETF投资者,再次显示出股票投资者目前正在加速进入ETF投资者的队伍。隋欣表示,或许目前看来ETF的竞争格局包括产品边界可能还不是很清晰,但是当10年后再回首时,一定会发现,原来今天ETF投资的大门就已经开启。
面对复杂行情,如何把握指数投资的机会,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的指数投资领域专业人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基金经理徐猛表示,在目前的时点还是要乐观,虽然市场波动比较大,但是站在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对于市场依旧有信心,ETF也迎来了长期配置的机遇。
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高级基金经理成曦也表示,要从长期角度来看待科技创新产业,以目前最火热的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可以更长时间把注意力放在GPU、算力、芯片这些硬件上,因为从硬件到应用的转移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董事基金经理龚涛则针对今年的“中特估”热点,从盈利能力,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全面注册制带来的影响等几个重要核心点,全面分析了国央企的估值重塑。
此外,能链智电(NASDAQ:NAAS)创始人、CEO王阳就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分享了来自产业一线的最新观点。王阳表示,2025年将是中国交通能源的拐点,中国现在有4亿辆机动车,其中包括3亿辆汽车,到2023年6月底,中国累计的新能源车存量是1600万辆,占存量汽车的4%左右,到2025年油车达峰逐步下降,电车会持续增长。到2025年电车会超过5000万辆的存量,5000万辆占到中国车辆存量总量的15%左右。任何一个新兴行业,不管是新技术还是新方法,15%都会是拐点。随后到2035年电车和油车交会,中国将有2.3亿辆电车加上2.3亿辆油车,2035年以后电车的绝对值会超过油车,油电转换的背景中有大量的机会。
此外,本次峰会还就“新生态下ETF投资的内卷与共生”和“如果只持有一只ETF十年,你买什么”等主题进行了讨论。工银瑞信基金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赵栩,国泰基金量化部基金经理王玉,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银华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王帅,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量化投资副总监张圣贤,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部投资部ETF组副主管、基金经理万琼等进行了分享,并给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