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三证”联发,云南省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交地即开工”

2023-09-16 10:55:45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439 分享

中国商报云南报道(记者 李锦兰)9月15日,云南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交地即开工”仪式在玉溪市峨山县岔河乡举行。

云南滇一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50万件服装智能化加工生产线项目竞得该入市地块,现场获颁不动产权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实现“交地即开工”,云南省自然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

据了解,今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峨山县被成功纳入云南15个入市试点地区之一,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同步指导峨山县开展入市试点工作。为确保试点工作实效,峨山县坚持审慎稳妥推进的总基调,在全面摸底、科学布局、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筛选符合条件的入市地块。经摸排,岔河乡青河村委会岔河村民小组一块18.25亩的集体土地符合入市条件且村集体入市意愿强烈。

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下,岔河村民小组制定了入市方案,明确了界址面积、年限用途、交易方式、价格收益等内容,对入市方案进行了公示。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形成入市决议,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7月20日,该集体土地成功入市交易,云南滇一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以212.92万元顺利竞得,成为本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省首宗入市交易地块。

云南滇一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该入市地块建设年产350万件服装智能化加工生产线项目,峨山县将其作为工业投资“交地即开工”试点项目,全力助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8月8日,交易双方签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后,峨山县通过主动服务、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等审批模式改革,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实现不动产权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三证”同步办理,并于9月15日上午正式颁证,实现“交地”和“开工”的无缝对接。项目计划于2024年春节后建成投产,届时项目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将重塑当地产业结构,极大地带动岔河乡工业经济发展,标志着岔河乡即将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项目“零”的突破。

峨山县还建立了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的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机制,按土地增值收益的20%征收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并全额上缴县财政,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统筹用于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土地前期开发等支出;其余80%的入市土地增值收益,则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及收益由岔河村民小组进行管理。

从入市地块摸排到交易成功,再到今天的项目开工,峨山县始终以带动群众就近就业、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为目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据悉,该项目投产后,将提供300个就业岗位,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36000—48000元左右,为岔河乡6个山区村民小组因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向集镇聚集创造有利就业条件,促进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过程中,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结合实际情况和探索方向,完善了省级政策制度设计,研究拟制了《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经云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同时,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积极筑牢入市基础,组织指导15个试点地区编制具体推进方案,开展现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查摸底,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科学编制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做实做细入市准备。

责任编辑:白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