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深圳报道(刘泽玮 记者 智文学)9月15日,由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市坪山区投资推广服务署组织、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承办的智能辅具创新发展论坛举行。智能辅具创新发展论坛以“创新点亮未来,科技改变生活”为主题,聚焦辅助技术3.0时代,突出智能康复产业智能化、创新化、市场化,内容包含“一场闭门会、两场专题报告、一场签约会、一场圆桌产业投资研讨会 ”。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人士,共商智能辅具产业未来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深圳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坪山区投资推广服务署署长刘颖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光林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深圳市幸福健康集团、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创维汽车福祉车工程设计中心、深圳华鹊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哈工小愈(深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嘉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赛米加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有关负责人出席论坛。
康复辅具作为智慧养老产业的重要板块之一,正迈入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深圳发布“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其中智能辅具产业被纳入“大健康产业集群”六个细分领域的首位,重点在坪山布局。坪山区也将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产业部署,率先尝试将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坪山经济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大湾区、影响全国的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体系。
论坛期间,来自政产学研各界人士围绕“如何快速推动大湾区智能康复辅具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在闭门会上畅谈产业发展之蓝图,纷纷献出锦囊妙计,从政策导向、产业空间、金融支持、技术突破、创新主体发展等方面表达了对当下产业发展现状的探讨与未来趋势的畅想。
当下银发经济的崛起带动了康复辅具产业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康复辅具的创新应用也正成为新的赛道热点。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李璐,结合当下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对深圳市创新发展银发经济的定位思路作了精彩的阐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光林结合产业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分享了AI赋能肌骨系统康复辅具创新发展的应用成果。
圆桌对话:智能辅具产业投资逻辑。 (坪轩/图)
康复辅具作为辅助养老、助残和康复的重要技术产品。在当前国内面临老龄化进程的问题上,康复辅具产品如何插上“智慧”的翅膀,走进国内寻常百姓家,走出国外市场?本次论坛围绕“智能辅具产业投资逻辑”对此展开了深入的圆桌谈论。圆桌论坛嘉宾从政策制度创新、标准体系建设、市场需求引导、产品的实用性、个性化、人性化等多角度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与智慧,为智能辅具产业创新发展献智献策。
筑巢引凤,引导产业的聚集发展,需要优质空间载体和良好的产业生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坪山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立足现有高端医疗器械智造基础,打造了“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和“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形成了深圳首个集中连片的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生态圈,已经具备发展智能康复辅具产业的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
多家企业入驻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坪轩/图)
本次论坛创维汽车福祉车工程设计中心、深圳华鹊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哈工小愈(深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嘉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赛米加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约入驻由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这是进一步加快深圳建设大湾区智能辅具产业高地的重要体现。
本次智能康复辅具论坛以自由交流、专题分享、圆桌讨论等形式,集思广益、聚智聚力,打通产业进阶发展路径,跑出智能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当前,坪山正发力打造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产业园),依托国家(坪山)生物产业基地预留出充足空间,首期已筹集约15万平方米作为康复辅具产业园的启动区,启动区集智能辅具研发、办公、检测、生产、商业配套于一体,重点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康复训练设备等辅具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助推深圳构建以智能产品和产业事业并行为主要特色的智能康复辅具产业新业态,这对加快推动坪山打造国家级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加速形成以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智能辅具大健康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