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原创>

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有望超过9万亿元

以乡村振兴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023-05-11 09:21:10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483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蔡佳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了《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2023)》(以下简称绿皮书)。

绿皮书显示,2022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预测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到2.2万元。

1.png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大力发展芍药鲜切花产业,并依托鲜切花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订单鲜切花”助推乡村振兴。图为曹王镇西赵冯村芍药种植基地,花农正在整理修枝后的芍药鲜切花。(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高质量发展全面呈现

绿皮书指出,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合理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据统计,农业农村部2022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6%。截至2023年3月22日,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1万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总量达到2亿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优质专用小麦占比提高到38.5%,比2021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绿皮书分析认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和定制生产等模式以及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多地树立大食物观,积极培育发展预制菜等新兴产业。为了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成果,各地积极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通过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各地以农民实际需求为主导,摸排整顿改进农村改厕工作,因地制宜,稳步实施农村改厕,统筹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继续强化。各地根据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统筹推进农村道路、农村供水、数字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22年,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拓展。继续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并提高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推动每个脱贫县都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国家继续支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当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对此,绿皮书指出,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133元,比上年增加1202元,名义增长6.3%,实际增长4.2%,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回落4.2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虽然明显回落,但仍高于GDP实际增速1.2个百分点,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速相当。

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最多的仍然是工资性收入。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449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名义增长6.2%,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率为40.9%。202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率也明显提高。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972元,比上年增加406元,增长6.2%。

为了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农业支持政策连续性,加大民生兜底力度,国家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以及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和大豆轮作补贴范围,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上年增长8.2%,有力地支撑了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增加。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2.4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45,比上年下降0.05。

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展望2023年,绿皮书认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合理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显著增多,农林牧渔业发展总体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乡村消费和农村投资增长,主要农产品价格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支撑作用持续显现。同时,在宏观经济强劲恢复带动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各地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用下,农村居民家庭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增速有望加快。其中,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超过9万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9亿吨,其中玉米产量将达到2.9亿吨左右,大豆产量将超过2100万吨。粮食生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将呈现增长态势,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波动幅度总体有限,但结构性波动与波动短期化态势将延续。

在就业方面,绿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将逐渐恢复,必将给农民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各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普遍地将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都会明显地增强吸纳更多本地农民工能力,同时国家将继续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关注农民工群体及脱贫人口就业,这些都会带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增长。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恢复,预计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将增加约1000元,达到95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将增加约500元,达到7500元左右。

此外,绿皮书建议,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严格规范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行为,加大生物农药的技术推广,从源头上杜绝剧毒农药的生产;规范农业生产主体的生产行为,加快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监督、管理都能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并强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并加强农产品生产链条监管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