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原创>

八成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 超九成不熟悉判别标准

促进绿色转型 全链条治理商品过度包装

2023-03-31 10:10:05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333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李远方3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同时,消费者对于商品过度包装的认知存在诸多盲点。

据悉,此次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打靶式监督月饼过度包装调查之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进一步了解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现状和现阶段治理过度包装效果所开展的工作。

7.png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将于2023年9月起实施,该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包括茶叶、酒类等。图为包装精美的食品礼盒。(图片由CNSPHOTO提供

过度包装存欺诈性

报告显示,在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现状方面,51.4%的消费者感知过度包装问题比较多,34.3%的消费者认为买到过疑似过度包装商品,在认为买到过疑似过度包装商品的消费者中,有71.3%感觉受到欺骗,说明过度包装存在欺骗性,误导消费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消费者印象中,疑似过度包装问题商品更多集中在大型商超和品牌电商等渠道,奢侈品、月饼、保健品、包装茶和化妆品疑似过度包装问题比例更高。数据显示,虽然消费者对于欺骗式过度包装维权意识强,但实际维权行动弱,买到疑似过度包装商品的消费者中只有14.7%的消费者进行了投诉维权,在投诉维权的消费者中有69.5%表示对维权过程和结果满意。

在消费者对过度包装相关认知盲点方面,虽然82.6%的消费者听说过商品过度包装,但66.0%的消费者不知道商品过度包装的正确定义,92.2%的消费者不熟悉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别标准;国家标准中计算包装空隙率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专业度过高,普及有难度,消费者自行判别过度包装难度大且容易误判。

报告发现,80.7%的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持“多数情况反对”的态度,消费者对于商品过度包装比较反感,认为会“助长奢华之风、不良消费风气,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危害”;消费者关注对食品、茶叶、食用农产品、电子产品、玩具等产品过度包装的治理。

强化全链条治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商品过度包装治理感知效果方面,消费者对于国家层面出手治理过度包装的认可和期盼程度较高。

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生产、销售、交付、回收等各环节明确工作要求,坚决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为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该通知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监督机制有效运行,商品过度包装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若干措施》,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提出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指导寄递企业按照内件品类、运输方式等要求,合理确定快递包装,规范包装操作流程,通过规范作业减少前端收寄环节的过度包装。鼓励电商、快递企业与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等合作设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的专业化回收设施。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将月饼、粽子、茶叶、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列为过度包装执法监督重要商品。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令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对生产销售企业执行标准情况进行抽查,将涉及过度包装行为的行政处罚文书录入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依法依规在行政处罚文书网公开。

加快完善强制性标准

依据此次调研结果,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以下建议:针对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认知盲点和自行判别过度包装的难点,有的放矢加大消费者教育引导和宣传;鉴于消费者准确判别商品过度包装有难度容易误判,建议商品包装标注包装空隙率等指标让消费者知情;向制定标准的有关部门传递消费者对不同商品品类包装功能的合理诉求,提升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治理效果感知,畅通维权渠道。

按照上述通知要求,未来将逐步完善强制性标准,制定食用农产品限制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明确水果等食用农产品过度包装行为判断依据。适时修订食品和化妆品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进一步细化有关要求。制定限制快递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

同时,完善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推荐性国家标准,提出更适用的限制过度包装要求。针对玩具及婴童用品、电子产品等领域,制定简约包装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行业标准。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茶叶、月饼、保健品等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随着电商和快递业的迅猛发展,产品过度包装及其处置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在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备受关注的新形势下,有必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对其进行治理。

黄世忠建议,颁布行政法规治理产品过度包装,制定产品过度包装防治法,就产品过度包装的界定标准、生产方法律责任、防治激励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

专家表示,要加快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主要商品的包装标准,将过度包装涉及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法律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约束,推广使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

■数据

●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

●51.4%的消费者感知过度包装问题比较多

●66.0%的消费者不知道商品过度包装的正确定义

●92.2%的消费者不熟悉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别标准

■观点

从根本上解决过度包装问题,需基于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商家自律和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等三个角度采取措施。——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照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