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原创>

首个国产新冠特效药停产 后来者“狭路求生”

2023-03-26 12:09:07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030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近日,腾盛博药研发的首个国产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宣布停产,该药品仅商业化8个月。目前,国内仍有多家药企在研发新冠类药物,市场还会买账吗?

药品.jpg

目前,国内仍有多家药企在研发新冠类药物。(资料图,摄图网提供)

腾盛博药:停产基于不断演变的疫情趋势

3月24日,腾盛博药发布公告,决定停止生产旗下控股子公司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公司正在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沟通,将在完成监管机构所要求的各项举措后,于适当的时候撤回紧急使用授权申请,并会与国家药监局进一步沟通,将在所有必要监管规定完成后于2023年第三季度撤回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将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或其他地区,公司预计不会再从这款药物中获取可观的收入。

腾盛博药旗下的这款药物最早“撞线”,于2022年7月7日宣布商业化上市。截至其宣布停产日,该药品仅商业化8个月。根据公开信息,这款药物出售给全国25个省份及358所医院,获得销售收入约5160万元。以该药物挂网价2417元/份计算,在去年底迎来新冠病毒感染及重症高峰的情况下,共销售了约2.1万份。

在公告中,腾盛博药表示,宣布这款药物停产是因为不断演变的疫情趋势,包括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将于今年5月结束新冠大流行的联邦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及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现场监管核查一直被拖延等因素。

腾盛博药相关负责人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公司成立至今,重点业务在乙型肝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产后抑郁、重度抑郁症等领域,新冠类业务本身就不是公司成立时的重点项目,待其告一段落后,公司依然会把重心聚焦到重点业务上。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腾盛博药全年亏损41.91亿元。腾盛博药曾表示,由于公司的大多数候选药物仍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短期内不会实现新冠治疗以外的候选药物销售或商业化。在当时来说,这款新冠特效药或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根据腾盛博药2022年财报,其年内亏损达4.84亿元,年收入由零增加至5160万元,均来自这款新冠特效药。

国内仍有多款新冠中和抗体在研发

在国内新冠类药物市场上,中和抗体、口服小分子药物和疫苗互为补充。与疫苗和口服小分子药相比,中和抗体的价格较高、生产周期较长。

“中和抗体的价格较疫苗、小分子药物高。”国内某创新药企的相关负责人曾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目前在已经应用的药物中,口服小分子药物无法克服复发率的问题,而疫苗则仅用于预防。中和抗体确实能够弥补口服小分子药、疫苗在应用方面的缺陷,但是其价格较为昂贵,推广到市场中或因此受限。

腾盛博药旗下的这款药物停产后,国内仍有部分同类型药物在研。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约有近30个新冠中和抗体处于二期临床以前的早期研发阶段,其中包括绿叶集团、神州细胞、复宏汉霖等。

新冠中和抗体赛道难见“生机”?以腾盛博药为例,腾盛博药原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罗永庆此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研发这款药物时,公司前后投入了超过2亿美元以确保研发和商业化的顺利进行。按照目前商业化8个月的销售成绩来看,公司的回报或难以覆盖成本。

仅看价格,新冠口服药更占优势。先声药业旗下先诺欣的价格为750元/盒,君实生物旗下民得维是795元/盒(36片/瓶,1瓶/盒)。而真实生物旗下阿兹夫定通过降价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降价后的价格为175元/瓶(35片/瓶)。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表示,越来越多的国产新冠类药物进入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续的新冠口服药还会有市场,但会失去先发优势,市场机会已大不如前。

市场空间还有多大

众生药业董事长陈永红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从全球各地的疫情来看,目前新冠疫情处于低流行的状态。国内第一波疫情达峰和过峰比较快,现在也看到一些专家称或还会有一波疫情,公司对新冠药物的长期市场价值还是看好的。

未来该市场的竞争或聚焦在新冠口服药上。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已有六款,其中国产的有四款、进口的有两款。

华鑫证券认为,在国内各地“放开”后,相继达到感染高峰,未来随着“二次感染”的发生,对于可缩短病程的新冠口服药需求将迎来高峰。此外,60岁以上人群对新冠口服药的需求将处于较高水平。

药企或陷入“价格战焦虑”。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100多家企业参与新冠药物的研发,涉及研发项目达150余个。有投资者结合产能、需求计算,若今年一季度新冠口服药集中上市,那么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新冠口服药的价格或降至低点。

“药企前期在新冠口服药研发上投入了太多的资金,综合市场分析,新冠口服药上市后的价格不会太高,药企能不能保证利润,是需要资本市场观察的。”国内某头部证券企业相关负责人金逸坦言,“目前来看,已经有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的药企均有加大产能的计划,后来者或也对产能有相应的规划,新冠口服药的价格越来越低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责任编辑:胡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