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2022年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共接收处理投诉、举报和咨询26.38万件

广西消费者满意度连续四年稳步提升

2023-03-15 10:55:29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664 分享

中国商报广西报道(庞春妮 记者 彭丽芳)3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闭俊东在广西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上通报,2022年,广西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广西消费者满意度连续四年稳步提升。

GetAttachment (2).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庞春妮/图)

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协作更加紧密。充分发挥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成员单位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市场监管、虚假违法广告等突出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各部门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线上线下联合发力,全方位破除消费障碍壁垒,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推动商店、街区、农贸市场、协会、电商经营者等单位诚信经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全区放心消费创建单位达2.9万家,增长了16%。开展百家放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实现群众关切的“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秤”“放心购”的期盼,全区共投入6.78亿元改造193个农贸市场,打造首批33家广西放心农贸市场,带动全区农贸市场消费环境大提升。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工作,全区共有1623家实体店参与承诺,累计退货11.34万件,退货金额3895.93万元。有7市13县被命名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示范县,检查评定广西山水酒店10家,不断提升民航、铁路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消费品供给质量提档升级。加大抽检力度,全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共抽检食品19.72万批次,靶向性抽检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9622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0.4%。联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开展广西千家高标准高质量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公布154个项目为2022年度创建项目,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新增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广西优质”认证证书387张,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重点消费领域监管执法不断强化。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食品、工业品、特种设备监管,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全区市场监管系统查办案件4.75万件,案值同比增长261%,查处教育、医药价格违法金额4564万元;公安部门食药环刑事案件立案4159起,有力净化了线上线下消费市场环境。

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持续强化。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司法厅、广西消委会、广西律师协会联合开展广西律师服务千乡万村消费维权公益行动,全区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1588个,联合解决消费投诉纠纷710起,使边远乡村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实现更大的消费公平。

消费维权服务更贴民心。及时妥善处理消费投诉,着力化解食品、质量、价格、快递、金融等热点纠纷。2022年,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共接收处理投诉、举报和咨询26.3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19亿元;通信管理部门共办理电信用户申诉近6.5万件;银保监热线消费者满意度99.39%。推动消费纠纷源头化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累计发展12315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786家,和解成功率远超全国平均值。

近年来,快递行业发展迅猛,消费者使用快递的频率不断增加,在享受快递服务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快件丢失损毁索赔或者末端网点违规收费等问题。

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副局长莫祖俊在回答中国商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广西邮政管理部门将持续推动快递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行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做好快递市场双随机抽查工作,严肃查处无证经营快递业务、违反快递服务质量标准等行为,规范快递市场秩序。压实快递企业总部统一管理责任,加大对损害寄递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执法监督,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今年消费维权年的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我们将建立和完善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闭俊东指出,2023年全区消费者权益保护重点工作是拓展放心消费创建,发挥“放心消费创建”“百家放心农贸市场创建”示范引领作用,新增放心消费创建单位2000个、放心农贸市场40家以上,提振消费信心。同时,强化消费品质量保障,整治消费领域突出问题,强化纠纷化解,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推动社会共治。

责任编辑:白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