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厦门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电网铁军”显担当 为特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11-25 09:28:33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4,963 分享

中国商报(赵燕 颜祥子 记者 钟瑜)晚霞轻落伴白鹭,璀璨厦门入画来。

夜幕低垂,“电网铁军”还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连续作业。厦门市同翔高新区重点项目电缆敷设施工现场,狭小的污水井里管网交错、淤泥混杂,翔安项目中心团队正在井下“奋战”,仅处理单个中央接口就需耗费两个半小时;午夜时分,待到老城区主干道上的同安轨道6号线小西门站点人群散去,同安项目中心团队便抓紧时间通宵达旦敷设电缆,避免造成白天行人出行不便……

这些场景是厦门利德集团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电服务公司)两大片区项目团队“作战”的剪影。从电力迁改、电网敷设保障项目建设到后期运维再到故障抢修、安全施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全流程保供电的一线人员,透过这些在岗位上前赴后继的具象,折射出一个个团队在电力保供中彰显出的“电网铁军”担当。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供电服务公司为发展谋兵布阵,塑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电网铁军”形象,从“步兵”“侦察兵”“支援兵”再到“哨兵”,各个岗位的“铁军”奋力打造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凝聚起电力保供全流程闭环的磅礴力量,淬炼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电力引擎”。

共产党员服务队运维人员开展设备巡视。

“步兵”

项目团队攻坚克难提效率

时刻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的翔安项目中心团队就像是作战部队中冲锋陷阵的“步兵”。

近三个月来,供电服务公司翔安项目中心连续收到了来自厦门智慧电力成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套公司)、华谱(厦门)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隽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送来的三面锦旗。海风拂过,鲜红的锦旗昭示着供电服务公司为客户发展排忧解难的恒心与毅力。

谈起这三面锦旗的缘起,翔安项目中心主任陈文貌眼中浮现的只有团队扎实肯干的画面,“我们都是踏实干活的,没想那么多。”实际上,其中一面由成套公司赠送的锦旗上,明黄色字体烙印下“紧急驰援攻坚践行双满意 黄厝安置房阵地彰显电力铁军风采”的铿锵语句,透露出翔安项目中心团队在民生保障项目上的担当。9月26日上午11点15分,团队接到黄厝安置房的接电任务后,工作人员分两批迅速赶抵现场,一直奋战到凌晨2点才回到家,确保了次日一早安置房项目顺利送电。

“急用户之所急,满客户之所需”“心系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提供电力保证服务热情”。实干、巧干、抓紧干,收到客户反馈来的溢美之词,为团队高效率、高质量的施工实践写下鲜活注脚。实际上,翔安项目中心为这三家公司跑出的送电“加速度”,都是利用保障重点项目施工以外的时间来实现的。翔安项目中心团队的时间分配就像搭建得严丝合缝的“俄罗斯方块”,近段时间以来,翔安项目中心除了解决企业客户的诉求外,更将重心放在服务同翔高新区建设上,用扎实的电网建设铺设出新城发展的康庄大道。团队紧密配合承接了翔安新机场项目、天马N项目、新体育中心项目等多个重点电力供应项目。

“在新机场建设项目中,有一段跨河线路在实际施工时发现与先前设计的图纸不匹配,于是团队又耗时一个月多次勘察现场论证,确保施工电路的安全可靠。”陈文貌告诉记者,实际上,重新勘察会增加工作量延缓进度,而诸如此类的新问题时常发生,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团队拿出时不我待的精神、节假日无休的干劲,保障项目的顺利完工。

与此同时,同安区各地也正掀起大干快干的热潮。8月中旬,同安项目中心工作团队承建的宁德时代用地B项目一期电力迁改工程竣工,从3月底正式入驻到竣工,只用了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另一边,石墨烯新材料生产基地电力项目的任务时间就更短了,今年9月底团队接到项目后,在国庆期间就组织进场施工,10月一整月团队都没休息,项目最终在11月3日顺利完工。“按照常规,此类项目需要3个月及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该项目的工期压缩了2/3。”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同安项目中心主任洪木选告诉记者,“主要是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打通各个环节、团队连轴作业来压缩时间。比如团队在土建施工时就进场了,一边为电缆定长一边下单采购,多个环节由串联变成并联,有效提高效率。”

一个个“光明速度”背后见证的是同翔片区的新城崛起。近两年,一大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厦门同翔片区,随着“天马6代”“宁德时代A、B”“中航锂电”等高能级项目产能提升,用电需求大幅增长,而供电服务公司的项目中心团队正铆足干劲为这些高能级项目打造更好的电力营商环境,赋能新城高质量发展。

3.jpg

宁德时代A、B项目迁改现场,“电网铁军”正在高空作业。

“侦察兵”

运维人员全程护航保供电

通讯技术、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力服务升级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采集运维部门利用智能化的用电信息采集平台采集用电数据后,可以检查各段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就像是最先掌握线路故障第一手信息的“侦察兵”。

记者了解到,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电信息采集平台基于4G、5G及物联网技术搭建,通过分布在供用电各节点、部位的150多万台多种类型的采集终端,运维人员在后台分析电网系统从线路到变压器再到终端的供电可靠性,例如,一旦出现停电,数据就会第一时间“告知”运维人员,及时安排维护和检修,而不需要客户打电话问询报修。有时候客户在上班,但是家里停电了,部门人员通过系统可以先客户一步发现停电情况并及时为客户复电,待到客户下班回到家用上电,根本察觉不到家里曾经停过电。

对于采集运维部门来说,采集成功率是反映运维管理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因此,他们对内加强用电信息采集平台运行监控和维护管理,加大运维力量实现对终端异常故障的快速响应,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归类、总结常见故障等一系列方法,采集成功率稳步提升。采集运维主任张志向告诉记者,如今,采集专变用户的成功率从2017年的99%到2019年的99.95%,再提升到今年的99.98%,成功率0.03%的提升是运维团队从“优秀”到“卓越”的象征,数字背后意味着整个区域的供电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除事后运维外,在张志向的率领下,采集运维部门也采取前端布局,例如,在保障重点项目如宁德时代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特派专员全天候来到在建工地巡视、蹲点,并发放施工用电安全告知书,将保障用电、供电安全内容尽数告知施工单位,为施工单位的用电安全保驾护航。而针对中高考保供等重大事项时,则采取全程监控运维的方式,确保电力供应“不断档”。

与此同时,今年开始,采集运维部门也集合抢修人员执行“战时抢修、平时运维”,抢修人员通过“平战结合”的模式参与到设备巡视及运维工作中。“抢修运维一体化的好处是抢修人员既能加强对设备的熟识度又能提高设备运维质量。在运维过程中,抢修人员还能查漏补缺提前发现故障并立即维修,这为客户省去了报修、检修的工序和麻烦,全方位提升了运维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张志向告诉记者。在这种模式下,今年同安、翔安配网故障同比去年下降了近10%。

4.jpg

同安项目中心施工人员正在完成轨道交通小西门站电缆作业。

“支援兵”

抢修人员驰援应急供电

电力“断档”期间,快速响应、排查故障、驰援抢修的人员,就像是维稳作战时需要紧急出动的“支援兵”。

在办公室见到供电服务公司抢修中心主任李德辉的时候,他正火急火燎地往外赶,值班一宿的他脸上并无倦容,正预备动身前往翔安区参加故障分析会。晚上抢修值班、白天开会分析已经成为了李德辉工作的常态,拥有丰富抢修经验的他,是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特区同翔抢修)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今年,他还被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评为2021年度劳动模范。

荣誉加身,李德辉仍不忘初心。对于他而言,诸多荣誉既是责任也是担当,“我们现在实施全业务‘一条龙’抢修模式,无论哪种类型的抢修任务,到我们这里,都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李德辉告诉记者,他们坚持“先复电后抢修”的服务理念,用最短的时间先让灯亮起来,让群众减少停电影响。从业30年,他用脚步丈量了同翔片区的电网分布点,每一处璀璨星火背后都洒下了他们的汗水。

去年,同安区遇到疫情的时候,为避免疫区管控带来的人员进出困难,该公司提前预判形势,由李德辉组织团队拿着被褥到单位蹲守,随时响应同安区内的电力抢修。在抗疫保电的20多天里,团队身着白色防护服为同安区多个新增的核酸检测点保电供电。在防疫指挥部出现电力故障时,针对单电源的情况,李德辉带领团队快速反应,临时将团队分为四组协同作战,针对不同的故障问题同时排查,及时锁定故障、隔离送电,仅一个小时就恢复送电,为疫情防控筑牢电力根基。

抢修团队服务也彰显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恒心。今年,抢修中心团队为银鹭食品集团开展电力线路抢修,接到任务后团队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隔离故障后用发电车先给电路发电,再逐一排查配电室故障。尽管故障抢修用了一天一夜,但是企业实际的停电时间仅几十分钟,“先复电再抢修”的方法为企业大幅降低了停电影响。

多年来,抢修团队是“支援兵”也是“光明使者”,从特殊时期保供到日常保供,他们的身影闪现在学校、党政机关、企业和居民家里,用最快速度为人们恢复“光明”。工作之余,团队还热心公益,开展电力爱心延伸服务,为孤寡老人提供入户检查,为特定人群主动提供保供电服务,始终脚踏实地地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全力打造新时代的“双满意”工程。

在李德辉看来,“抢修工作是不可预见的,晚上睡觉也不敢将手机静音、不能关机,必须24小时全天候待命”。目前团队集结了52人的抢修力量,并在同翔片区形成了6个网格化全覆盖驻点,针对一些小故障,已经形成了问题提交的机制,能够快速反应和解决。

“哨兵”

智慧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重中之重,没有安全这个“1”,其他一切都为“0”,安全质量部门就像是不断监控违章问题筑牢施工安全防线的“哨兵”。

安全质量部主任、同安区拔尖人才、党员林志艺坦言:“没有发生违章事故,就是安全管理最大的成就。”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供电服务公司将安全监控贯穿全流程,常态化覆盖施工的前中后三个阶段。

在施工前,安全质量部门会每天定向召开风险分析预控会,汇集各专业部门和当天施工人员,模拟推演施工流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安全措施;在施工中,会安排专业骨干担任安全班长,依托智能监管设备现场监控施工安全;在施工后,还在微信群里分析回顾总结当天遇到的安全问题,针对违章现象,及时做好“三定”工作——确定问题属性、确定责任人、确定整改时间。三线发力,从而形成一个安全监控的闭环。

而施工后的微信群分析会也绝不流于形式,始终坚持真正反馈问题、解决问题。2020年,一线工人发现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监控不精确、人手不足的问题,反馈给公司总部厦门利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德集团)之后,利德集团开始组建团队研究智能设备课题,而作为技术骨干的林志艺也参与到此次研发中,团队最终在当年年底成功研发了反违章智能机器人。带着智能设备研发经验,林志艺还代表单位参加了第26届全国发明展的演讲。

2021年,沿着“科技兴安”的思路,公司安全质量部门牵头组建了创新工作室,为更高效开展安全业务、快速响应一线的安全需求,搭建集智集力的科技创新平台。

如今,由利德集团自主研发的反违章智能机器人不断升级迭代,并广泛投入施工现场使用。该机器人的使用打破了过去依靠人力管控的制约,能对施工安全实施全过程智能预警,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边缘图像识别技术,可以高效消除还处于萌芽阶段的违章行为,同时,机器人还可储存施工现场视频并支持回放,安全质量部门能够回顾现场的安全问题,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创新工作室创新不止步,给团队配置了智能安全帽、智能红马甲等智能设备,让施工现场的管控精确到人员的每一个定位、每一个动作,如果发生违章行为,智能设备会及时预警并反馈后台,不断优化施工安全管理,为安全生产敲响“警钟”。

纵览同翔片区电力保供的全流程,从攻坚克难提效率的“步兵”到监控故障运维的“侦察兵”,到24小时全天候待命的“支援兵”,再到全方位监控施工为安全生产筑牢防线的“哨兵”,从一个名字到一支队伍,从钢铁作风到一面旗帜,党徽在建设的一线闪耀。这些“电网铁军”们守护万家灯火,架起同翔片区的电网建设,赋能厦门的新城崛起和高质量发展。历史长河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答常新。厦门利德集团供电服务公司将持续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深化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为厦门的高质量发展充电赋能。(图片由厦门利德集团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