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安徽马鞍山博望区以技改赋能制造业提档升级

2022-11-23 10:41:51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230 分享

中国商报安徽报道(王永霞 朱一全 记者 刘群)机器换人、产业换线,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三到五倍,颗粒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科技创新、智能改造,满足客户“私人订制”需要,市场蛋糕越分越大……今年以来,博望区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提档升级步伐越迈越大。

冒着火花的铁水,顺着转运系统稳稳地来到迪砂生产线上。守候在操作台前的工人按下按钮,装着铁水的大桶缓缓倾斜,铁水自动倒入浇注机。尽管火花四溅,但危险系数基本为零,因为工人们全程无接触生产。

这是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消失模生产车间的生产场景。原先由人工操作的配料提取、铁水转运、浇铸等各个生产环节,全部被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所取代。长长的生产线,仅有3个工人就能搞定,工人数量是过去的五分之一。更让人惊奇的是,生产过程全封闭,看不到四处乱飞的灰尘。

“今年,我们先后投入1.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海天重工董事长孙爱民表示,海天重工是一家专业生产耐磨铸件产品的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省“专精特新”企业。为了抢占国内耐磨铸件售后市场,企业采购了3条生产线,“仅迪砂生产线就投入2800多万元,这条生产线国内目前仅有3条。”

机器换人、产业换线,成效也非常明显。10月,海天重工从国外进口的迪砂生产线投入使用,人均生产效率提高三到五倍,当月销售额环比增长60%。

近年来,博望区持续推动制造业倍增,鼓励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企业产能,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今年1—9月,该区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4.6亿元,同比增长28.9%。

“这台机器叫柔性折弯机,编好了程序,就不需要人工操作了,速度是普通折弯机的五到六倍。”马鞍山东海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折弯中心项目经理曾玲芳正在调试一台刚刚研发出来的折弯机。

在东海裕祥公司,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款新产品问世。“我们一直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公司技术兼采购总监石贤林说,公司结合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柔性折弯机就是公司与南京一家企业合作研发的成果。“公司还建成了企业技术中心等4个省级研发平台,成立了北京中关村博尔顿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制造业提档升级需要智库的支持。博望区对全区企业在建技改项目和即将实施的技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细致谋划,对部分存在“卡脖子”问题的项目开展技术改造对标诊断活动,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内部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的智能化生产水平。今年以来,该区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5家,新增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生产线)5个,培育企业技术中心5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摸排力度,滚动遴选一批投资充裕、前景好、带动性强的重点技改项目,逐个建账立档,夯实全区技改项目投资库,为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博望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司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