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凝聚科技创新磅礴力量

深圳宝安:率先抢跑“20+8”产业集群新赛道

2022-11-18 13:03:45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4,637 分享

中国商报(龙飘飘 记者 智文学 文/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1月15日至19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举行。本届高交会以“科技改革驱动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采取“一展两馆多地”模式,设置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区)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展区)两个展区,以及西丽湖论坛、人才高交会等分会场,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5000家展商、逾8000个项目参展,展览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

6.jpg

位于宝安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自1999年在深圳首展以来,高交会不仅是深圳市的一张亮眼“名片”,还逐步发展成为引领我国乃至全球新技术、新产品、行业发展、创新趋势的前沿风向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高交会更是承载了来自全世界的期许,格外引人注目。本届高交会,有哪些创新之策、非常之举、点睛之笔?

据介绍,本届高交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布局和科技发展重点领域,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展示新材料、低碳技术及应用实践、通讯网络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并组织开展成果发布、产品展示、交易洽谈、投融资对接等系列活动,打造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产业化、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平台。

1-1.jpg

“宝创赛”成为引才引智、培育企业创新的重要平台。

“国高企业”群星闪耀

高端产品云集,科技之光闪耀。本届高交会上,宝安百余家参展企业组成的科创军团,围绕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布局,携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创新成果惊艳亮相,深度展示了宝安科技创新力量。通过这些产品,观众可以一窥宝安在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下形成的新模式与新业态,了解宝安以科创驱动增强经济发展质量的卓越成就。

深圳绘王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宝安成长起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国高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徐鹤峰告诉记者,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坚持科技创新发展主战略,相继推出第一款适配移动设备的便携式数位屏、第一款集键盘与Dial功能于一体的蓝牙无线数位板等前沿产品。近10年来,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

“这些都得益于深圳政府各部门对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徐鹤峰说,在政策进行“输血”的同时,企业也要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注重创新、加强管理,通过练好内功,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未来,绘王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协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与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

2.jpg

宝安企业大族激光是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推广示范企业。

近年来,宝安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产业快速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宝安区的科创先锋正全方位塑造新的发展能级,为宝安区跃居2022年度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提供强有力支撑。今年年底,宝安区国高企业有望超7000家,占深圳市总量的1/3,连续六年高居全国县区级第一。可以说,宝安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国高企业第一区。

高新技术企业也已成为助推宝安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和核心引擎。宝安区国高企业中,达到规模以上企业的有3374家,占据半壁江山;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全区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7500亿元,用5年时间实现总量翻一番,占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的21%;2021年产业增加值达到1810亿元,占宝安区GDP总量的四成,经济贡献显著。

“产业集群”特色鲜明

纵观高交会上富含深圳创新基因与智慧的科技成果,其背后的创新主体,不仅有像洲明科技、通用测试、韶音科技这样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也首次崭露头角,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前沿科技纷纷亮相。

在创客展展区,一架用木板拼装的无人机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它来自宝安,由傲飞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设计制造,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又使用了通用控制器、电机、电池等电器模组,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榫卯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无工具、纯手工拼装成型。这台DIY无人机还具备室内悬停、航拍摄影、编程等市场上中端消费级无人机的功能,零售价不到千元,低价、优质兼具。

无人机所属的智能终端产业是深圳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今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一揽子配套政策,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20+8”个产业集群中,“15+2”个重点布局在宝安,全市最多,足以显现宝安的工业“基本盘”、主引擎作用。为全面落实《意见》工作要求,宝安率先出台相应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营收)超1万亿元、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的发展目标,以及确定一链主、出台一政策、打造一平台、建设一园区的“四个一”具体工作路线,以超常规之举培育壮大“20+8”产业集群。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4%,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3个百分点,宝安在“20+8”产业集群新赛道的“抢跑效应”初显。

4.jpg

宝安企业韶音科技在全球布局的知识产权已超千项。

与之呼应的是,本届高交会从展区分布、论坛话题、嘉宾邀请、议程设置等多维度发力,聚焦核心企业、未来产业技术等,发挥集聚产业资源、促进交流对接的平台作用,为“20+8”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宝安展区在南登录大厅搭建了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场景展示平台,以“项目路演+科技展示”形式,展示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成果,让超过15万人次专业观众领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未来产业的科技魅力,也充分体现了宝安先进制造业的“硬核优势”。

“宝安展区”全景布局

11月15日,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高交会宝安展区以约30万平方米的超大展览面积规模惊艳亮相。这次活动,宝安展区参展企业达3700家、技术研讨会议活动400余场、首发高科技新品(技术)逾300项、合作项目超1000项,打造了超大规模“专题+”全景式展会生态,助力高交会在展会规模、科技含量和产业类目上创历届之最。

3.jpg

高交会宝安展区。

据悉,为了打造更高端、更专业、更国际化的展会,宝安展区设计了“9+1”全景式展会生态,即未来建筑、未来商用车、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等9个产业细分领域专题展区和1场综合性高规格论坛,聚集国家智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资源,以世界的眼光瞄准科技前沿,从历史的纵深探讨未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亦备受瞩目。大会围绕行业最新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邀请上百位政府领导、院士、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嘉宾走上大会舞台,通过1场主论坛和20多场专题会议,共话技术发展、探讨治理理念,奏响科技最强音,共促政产学研用的深度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高交会是企业展现科技“硬核实力”的重要舞台。会上,宝安展区集中发布了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性、重大突破性、前沿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和举措,630项科研产品和170项首发技术闪亮登场。一项项前沿技术集中亮相,一个个创新成果闪耀发布,一场场“知识碰撞”密集上演,高、新、奇亮点齐现。

此外,高交会更是点亮未来生活的窗口。有人感叹,“不看高交会,感觉眼界就跟不上时代”。在宝安展区,你可以领略建筑科技极客跨界“造城”魅力、展现互联网全链融合生态、构建沉浸式虚实共生的元宇宙世界,思考人机共生时代人与机器人的相处之道、掌握电子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核心资源、走进“双碳文化公园”体验城市绿色低碳生活……透过高交会这张“多面镜”,观众将对科技如何改变人的生活拥有更加深刻、直观而鲜活的理解。

宝安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宝安以高交会为战略契机和展示窗口,加大知名高科技企业的参展力度,重点邀请本地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企业、名牌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竞争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企业,积极培育发挥生态型、链主型企业在技术示范、产品辐射、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促进国内外新技术的推广和交流,强化高新技术展示、交易、投融资对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果产业化,为宝安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高交会将分会场选址宝安,也得益于宝安良好的创新环境。近年来,为营造良好的创新业态,宝安区通过实施科技服务优链工程,加快构建涵盖技术平台、成果转化、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全链条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在科技与金融上,宝安区加强与农业银行、深圳农商行等一批金融机构资源的合作,聚焦科技企业需求有针对性推出系列专属科技金融贷,如针对高层次人才创业或创办的小企业提供双创贷、针对已进入发展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科创贷等,近3年为超过300家科技中小微企业促成50亿元以上贷款,快速解决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在人才吸引上,宝安积极为各方人才搭建更多成就事业的舞台。比如今年8月举办的智汇大湾区之黄金内湾(宝安)科创人才项目路演活动,聚焦先进制造业主题,通过推动企智、资智对接,实现科技、金融的有机结合,促进人才、企业、技术和资本的有效衔接。该系列活动以磁场效应辐射“黄金内湾”的相关人才及项目,加强深圳市宝安区对于大湾区内的人才吸引力,力争使深圳市宝安区成为全球人才回国创业的第一站。

宝安还打造了一批以“科技桃花源”为标识的科技创新园,推动产业空间由粗放供给向精致供给转变,以创新导向重塑城市空间,以优质空间提升创新效率。目前,宝安全区建成“科技桃花源”117个,提供创新研发空间1000多万平方米,入驻科技企业80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7个,数量全市第一;市级科技孵化器31个;建成各类众创空间29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7个,市级众创空间27个。

5.jpg

宝安企业Insta360影石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宝安以科技创新“工笔”,绘好先进制造业的宏伟“蓝图”。在优质科创环境的滋养下,一大批来自宝安的创新型企业不断孵化、壮大,凭借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点,成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宝安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家,总量居全省各区县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000家,每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企业达18家,密度是广东平均水平的51倍,约占深圳市总量的1/3,连续6年高居全国县区级第一。

宝安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宝安将实施载体、平台、攻关“三个10”行动:实施创新载体品质提升工程,以尖岗山、新桥东等高新片区为重点,推动10个街道各新增一个优质创新载体;实施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引进培育工程,新增10个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打造大湾区新的创新策源地;瞄准“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每年实施1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

高交会上的每一个成果背后,都是一场创新的长途跋涉。科技创新,注定是一场人类不断攀登高峰、攻坚克难的不凡征途。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从深圳宝安出发,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