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至“十四五”末,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实现街镇全覆盖

上海已建成7302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2022-09-23 16:12:19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410 分享

中国商报上海报道(张仲超)2022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上海市民政局与长宁区政府联合举行上海市第四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第四批49个街镇推出后,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街镇达到170家。上海市民政局透露,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7302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至“十四五”末将达到15000张。

建立专业照护服务体系

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民政局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2018年起,上海率先在养老机构和长者照护之家内,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2019年9月起,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三年来已有121个街镇正在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

至“十四五”末,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将实现街镇全覆盖。通过推动“专区+社区”照护服务,上海已逐步建立起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的“上海模式”。

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开展三年来,通过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建立老年认知障碍在社区的专业照护服务体系。同时,加强风险测评,开发“上海市社区老年认知障碍风险自测系统”,在社区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风险的测评,摸清底数,力争早发现、早干预。依托长者照护之家、老年日间照护机构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和早期照护服务。

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另一个重任是提供家庭支持,通过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互助组织等形式,为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提供专业照料培训、心理慰藉和资源链接,提升家庭照护能力。

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目前长宁区在全市率先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街镇全覆盖,首个发布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和友好城区建设区级标准。长宁区新华路街道通过构建“健康大使培育-宣传-筛查-预防-干预-家庭支持-转诊”的服务闭环,致力于建立预防为主的认知障碍关爱体系。长宁区江苏路街道按照“做服务-树标准-建机制”的工作路径,推进HAPPY全链条式关爱支持模式,让社区的认知障碍老年人及其家庭更加安心、舒心、暖心。

静安、普陀等区也已经实现友好社区建设全区街镇全覆盖。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通过整合各类专业团队力量和服务资源,从心理源头促进社区老人提升认知障碍预防和健康管理能力,共同构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基于街道国际化、友好化特色基础,在数字化认知障碍一体化服务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则采用一体两翼、分片分步的总策略,聚焦构建分级预防体系和全程管理模式,致力于为认知障碍老年人及其家庭打造一个充满希望的友好社区。

上海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始终坚持顶层设计、整体布局,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昨天,上海市民政局还公布了正在制定中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单元设置与服务要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导则》两个市级地方标准的主要内容。本市正在不断总结提炼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的经验,推进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贡献“上海标准”。

据悉,上海将持续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友好社区建设,不断完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让认知障碍老人都能拥有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唐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