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吉林伊通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打造城市新名片

2022-07-31 15:04:00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444 分享

中国商报吉林报道(赵明月 记者 伍保丞)30余套规范性文件、120余项信用配套文件、20万余条公共信用信息……详实的数据背后,是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从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到精细数据归集,再到精确联合奖惩所进行的有效探索。

近年来,伊通满族自治县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心从平台建设向信用应用转变,在多项探索实践中突出政务用信,发挥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惠民便企服务的作用,将“信用伊通”打造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凸显信用建设“政能量”

“每年的11月份,我们的工作量就会达到一个小高峰,因为每年这个时候,政府各部门评先树优都要把个人信用报告列为重要参考内容之一。”伊通政数局局长胡冰洁对信用建设的成效感触极深。

近年来,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工作,将信用应用到干部任免、事业人员招聘、职称评定、综合荣誉评选等各项工作当中,由上而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信用建设的“政能量”。2021年伊通在村“两委”换届中,对187名村“两委”候选人进行了信用核查,12人因存在失信记录被取消提名资格,真正实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为打造诚信伊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实现信息归集全覆盖的基础上,伊通满族自治县还开通上线公共信用信息自主查询服务,实现自助打印;开发微信小程序,对接“吉事办”App,实现了公共信用信息实时查询,打通信用服务“最后一米”。围绕建设“阳光政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先后发布行政公示、民生服务性等信息3千余条,切实增强了政府公信力。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打造信用社会“生态圈”

“过去在村民文明行为方面,主要以表扬劝导为主,缺乏强制力和激励措施,采取‘信用+村居治理’模式以后,村民们的素质得到了巨大提升。”对全民共建共享的好处,伊通景台镇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孙庆梅深有感触。

为强化村民文明守信意识,小营城子村探索建立了“金色信用”文化银行,对每个家庭成员建立个人信用加减分档案,每到月底进行信用“红黑榜”通报,信用积分高的家庭,可以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奖品,也可以优先借阅图书;对于信用积分较低的家庭,村“两委”成员会进行家访,指导并帮助他们积累信用积分。

这是伊通满族自治县探索实施乡村(社区)信用体系全覆盖工程的一个侧影。近年来,当地全面开展“信用+党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村居治理”等工作,细化量化村规民约。此外,伊通还将全县65支志愿服务队、2千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与信用管理挂钩,精准确定诚信积分,建立嘉许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了“1+3”生态信用体系。通过开展信用“五进”活动,及时宣传和推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营造全民“知信、用信、守信”氛围。

信贷融合共赢发展,擦亮信用变现“金招牌”

“当初建养猪场,我们急需一笔小额贷款,一开始在建设银行App上申请的额度是3万多元,后来银行调取了我的信用报告,额度提升到了近5万元。”信用变现,让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生猪养殖户王崟卜尝到了甜头。

“今年伊通贷款不良率只有0.75%。这也是我们建设信用伊通最明显的成效。”伊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志杰介绍,当地在推进城市信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信用惠民”理念,将信用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信用从无形转为有形,让老百姓、企业能够切身感受到信用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2022年以来,伊通大力推介“信易贷”,建立地方小微企业“惠企信用贷”诚信库,目前,进驻平台企业达11244家,累计成交280笔,发放贷款16.2亿元,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责任编辑:司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