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丛龙强“一刀一斧”传承,让千年皮雕绽放时代魅力

2022-06-20 10:53:02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432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于贵华)“一刀一斧传承皮雕工艺,一言一语培育时代新人”,这是我的人生座右铭。前者源于我是“旅顺匈奴皮雕”非遗项目传承人,也是一位劳模工匠;后者源于我是大学工艺美术教师,也是小学皮雕校本课公益讲师。守护传统手工技艺,弘扬中华文化魅力,多年来我用一颗匠心、一门手艺和一份坚守,“一刀一斧”雕刻出传统与辉煌,更雕刻出传承与守望。

8.png

非遗文化课堂

我叫丛龙强,今年45岁,是大连艺术学院教授。清光绪年间,高祖丛风滋就在大连旅顺当地从事马具制作。20世纪80年代初,祖父丛培清创作的“雕花马鞍”曾获得内蒙古“那达慕大会”银奖。受家族熏陶,我从小就会制作加工皮具,现在还会时时回想起幼时跟随祖辈用酸奶鞣制牛皮的情景。可惜时代发展,很多古老工艺日渐冷落后继乏人。从事大学工艺美术教育刚开始那些年,我努力想把家传工艺传授给学生,但我发现这并不能挽救这项古老艺术濒临灭绝的境地。因为受众面太窄,也因为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要想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就必须改良工艺,作品要符合当代生活需要,走进社区、走进百姓,让跟更多人体验、使用,进而喜爱这项非遗手工艺文化。

9.png

皮革雕刻艺术

皮革雕刻艺术简称皮雕,至今约有1500年历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皮雕是利用手工鞣制的植鞣牛皮,进行复杂雕刻绘制的艺术。皮雕作品美轮美奂,具有极高的装饰性和实用价值。在过去,皮雕只是在马具、盔甲等皮具上体现,很显然如果不改良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转机出现在2009年2月,央视一期电视记录片介绍当代“苏绣”,节目中刺绣的箱包、文创品、工艺品让我突然醍醐灌顶,困扰多年的问题一下子找的了答案。我经过反复实验,大胆创新,把皮雕艺术用在旅游文创品、箱包、靴鞋、衣帽、装饰品等方面,为皮雕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0.png

皮革雕刻艺术

传承需要新鲜血液,我在大连建立了多处非遗文化传承教学基地。在旅顺开发区实验小学基地,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学校投资20余万购买设备器材,设立了200多平方米的皮雕教室,我固定每周四义务给孩子们讲授皮雕课程,已坚持5年。皮雕校本课培养了一大批喜爱皮雕工艺的孩子,大连电视台《小螺号》节目曾在此面对全市中小学生开展非遗培训。在大连日新特殊儿童学校,当我面对一批患有先天性自闭症的孩子也犹豫过。但当我最后看到,他们因为制作手工唤起遗失已久的快乐,看到一张张自闭症儿童完成作品后开心的笑脸,我的内心无比震撼,也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把先辈留下的皮雕技艺传承下去。

11.png

皮革雕刻艺术

2018年“匈奴皮雕”被列入旅顺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我成为代表性传承人,也被评为“大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0年,“旅顺匈奴皮雕”被列入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我为家乡旅顺近百个景点研发的“皮雕非遗纪念币”系列产品被评为“大连礼物”,并被大连市政府推荐到辽宁省商务厅,最终获得“辽宁礼物”称号,代表辽宁成为对外展示的省礼,扩大了旅顺口区的对外美誉度。2021年,我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选拔赛,皮雕工艺斩获得全省冠军,3人进入前十名,现场制作的《雕花男鞋》被高价订购。2022年我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和辽宁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这些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也把皮雕工艺传播到祖国各地。

一项技艺,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一个传统,烙印着古老民族记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非遗传承人和人民教师,我深感责任在肩,我将不遗余力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脚下这片热土贡献毕生精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