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找准症结把握细节

2022-04-26 10:01:59经济参考报 收藏0 评论0 字数3,788 分享

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1年1月31日,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这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包括高标准国内市场建设和高水平市场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短时间内,党中央就市场体系建设连发两份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高度重视。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当前首要任务是强化国内市场建设。比较发现,发文级别进一步提升的《意见》更加聚焦国内市场建设,并进一步将抽象的“高标准”具体化为“全国统一”,为国内市场建设明确了考量标准。更加聚焦国内市场建设,表明现阶段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立足国内,畅通国内大循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合作是大势所趋,但是全球疫情风险和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时刻提醒我们,发展本国经济、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始终要牢牢绷紧“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根弦。

强化国内市场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个循环”是一个整体。更加聚焦国内市场建设,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市场开放甚至要关起门来搞内循环。恰恰相反,“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十二字方针表明,高标准国内市场建设是在为高水平市场开放夯实基础。

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也是发展的资源。市场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桥梁,是企业竞争博弈的空间,是产品和服务变现的“最惊险一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本土世界一流企业,吸引全球优势要素资源,提升我国市场国际话语权。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培育本土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市场。一是企业生存需要市场,有市场,产品和服务才有销路,企业才能活下去,老百姓才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二是企业发展需要市场,统一大市场才能支撑产品适销对路企业的产能持续扩张,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统一大市场才能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需求,支撑其技术迅速迭代更新,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因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支持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做强做优做大,培育本土世界一流企业,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可以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和优势企业来华创业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市场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全球市场互联互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一方面我国市场规模巨大,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世界需要中国。另一方面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深度介入国际分工,未来中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并从过去的扩大市场开放领域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型开放转变。因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在促进国内市场高水平开放过程中,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市场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为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先手棋,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症结在哪里

国内市场大而不强,还有巨大潜力可挖。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获得国际社会肯定。但同时,由于市场壁垒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国内市场不统一、大而不强,尚有巨大潜力可挖。

市场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居民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在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等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会存在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导致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交易平台发展壮大,可以破除区域壁垒联通全国的同类线上交易平台由于竞争演变出新形式的市场壁垒,平台之间“互建高墙”不能互联互通,市场壁垒从过去的横向区域壁垒演变成纵向的平台壁垒。

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失序。一方面,存在政府行为导致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如不同企业在获取要素资源方面存在差别,政府给予部分企业排他性的生产经营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特许权等。另一方面,存在企业行为导致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如大量存在的自然垄断企业,大型交易平台形成的行业市场垄断和数据要素垄断,以及无论是区域市场还是线上交易平台都依然存在的假冒伪劣和以次充好等侵权行为。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论是市场壁垒还是不正当竞争,都会给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以及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造成障碍,阻碍全社会经济效率提升。因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市场壁垒,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促使各类要素资源自主有序流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是真正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如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也勾勒出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架构和未来图景。

从立的角度,涵盖市场建设的五个方面。一是针对与市场经济底层逻辑密切相关的市场基础制度不健全、不统一、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包括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制度四个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二是针对与市场互联互通密切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与市场发展需要不匹配,导致物流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包括流通网络、信息交互渠道、交易平台三类市场基础设施。三是针对与企业生产性需求密切相关的要素资源市场存在自由流动障碍、市场化配置不高等问题,提出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能源、生态环境七类要素资源市场。四是针对与企业供给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存在假冒伪劣和以次充好、价格战等不正当竞争现象,提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包括质量体系、标准和计量、服务质量三方面。五是针对与市场运行和企业公平竞争密切相关的市场监管存在规则不统一、执法能力不足、执法弹性大等问题,提出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包括监管规则、监管执法、监管能力三个方面。

从破的角度,着力强调通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审查三大市场监管手段,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其中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主要用于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竞争行为;公平竞争审查主要用于规范政府行为,《意见》在此处着墨较多,指出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

准确把握《意见》的几个关键细节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排斥产业政策。《意见》指出要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要认识到市场是追求效率的地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各类市场主体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内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使优势要素资源向先进生产力聚集。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善于培育这类企业的区域将更具发展优势。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转变产业发展理念,要摒弃过去追求小而全的产业发展思路,转变为根据当地比较优势制定特色产业政策,真正培育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和产业,并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分工合作。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要求齐步走。《意见》指出要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部分区域可以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这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要求各地区齐步走,而是允许部分区域优先“组队”率先示范。同时也说明除了市场的部分底层逻辑规则外,其他市场运行规则将处于持续探索、动态更新的状态,以保持市场规则的活力防止僵化。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按计划指令进行生产,企业产品由统一的渠道进行分配销售。而《意见》全文始终强调的是制度规则的统一、产品和服务标准的统一,目的是从根子上破除市场壁垒、维护公平竞争。其背后逻辑是为各类市场主体构建出规则制度统一的全国大市场,鼓励多样化市场主体进场公平竞争,大家各凭本事用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不能搞垄断、不能搞不正当竞争,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也不能“拉偏架”,真正给予有“绝活”、负责任的企业更广阔的舞台,真正让市场价格信号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由此可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要统一市场主体、不是要统一分销渠道、不是要统一商品和服务、不是要统一市场价格、更不是要搞国有化。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包括线上线下两类市场。随着线上交易平台的发展,市场形态发生变化,以前的市场是单一的、线下的、横向的区域市场,当前的市场是线下和线上并存的市场,线上市场是纵向的、联通全国的、分领域的市场。线下市场由政府监管维护,线上市场则演变为由企业运营,运营交易平台的企业制定的平台规则会直接影响线上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类市场,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地方政府,亦或是线上交易平台制定的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都将会被逐步清理废除。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标题: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找准症结把握细节)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