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别让“统计客流”助攻“卖脸生意”

2022-01-21 09:32:34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195 分享

在某些商场、店铺,通过安装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采集进店顾客人脸信息,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多家人脸识别技术公司表示已停止该业务,但仍有销售人员表示可以继续出售此类摄像头,用于协助统计客流。而这背后,买卖人脸照片的链条也若隐若现。

去年“3·15”晚会上,多个商家门店被曝光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消费者一进店,性别、年龄、第几次到店,甚至心情状态等信息都会被打上标签并上传至后台成为营销依据。一些售楼处也被曝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个人信息。随后,多地或发文规范或依法查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种“偷脸”现象。

但是,有个别公司仍在出售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声称只用来辅助统计客流,不会过多地采集顾客信息。可在使用这种摄像头后,商家究竟是规范使用还是用来“偷脸”,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必须经过被收集人的同意。但实际上,一些商家并不能做到规范使用,因为征求客户意见会花费时间等成本,而且被收集人一旦不同意还有可能会造成客户流失等。至于这种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如何储存如何使用,被收集人就更不知道了。如果储存系统被人破解,或者被“内鬼”出卖,就会造成人脸信息外泄。一直以来,买卖人脸信息数据的灰色市场就存在。据了解,在某聊天群中,就有人出售人脸照片,卖家声称手中有3000人左右的面部图片。这种“卖脸生意”实在令人恐惧。因为在人脸信息广泛使用的今天,在黑市交易的人脸照片等信息很可能被非法分子购买、利用,这就有可能给被收集人带来多种麻烦或者危险,比如有人会利用买来的人脸信息去贷款、诈骗、盗取他人账户资金等。所以,“卖脸生意”绝对不是合法生意,其带来的危害性不容低估。

不管是个别企业打着“统计客流”的幌子兜售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还是某些商家以类似名义购买、使用这种摄像头,如果不规范操作,都可能充当“卖脸生意”的帮凶。换言之,深究“卖脸生意”的源头,与买卖、非法使用这种摄像头都有关系。

因此,治理“卖脸生意”要从源头入手。目前,我国对针孔摄像头、微型摄像头的生产、销售都有相关的法律约束。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根据情节处有期徒刑、罚金。但是,对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法律尚且缺乏相关规定,是否有必要规范这类摄像头生产、销售值得讨论。但即使允许这类摄像头生产、销售,也应该进行规范,比如能否把统计客流与人脸识别的功能进行严格区分,防止以“统计客流”名义搞人脸识别。对于这类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由谁来储存、谁来处理,也应该明确。还应该要求销售这类摄像头的商家,保留客户基本信息以备随时抽查。此外,有关部门要对这类摄像头的使用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对此,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已经有相关规定,关键是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如何落实到位。(冯海宁)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