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感受非遗魅力 坚定文化自信

深圳西乡木偶艺术节让传统戏剧更有戏

2021-10-12 15:54:28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580 分享

中国商报深圳报道(刘泽玮 左汀汀 刘子源 记者 智文学)一提一拉,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每一下都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精华。日前,由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第三届西乡木偶艺术节落下帷幕,颇具传统艺术风采的“中华偶戏之趣”与“民族艺术之美”深受大众欢迎。

据悉,木偶艺术节是传播西乡街道重点支持非遗文化项目——提线木偶的综合平台。本届艺术节吸引了专业院校、国家院团以及西乡培养的本土院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加。整个艺术节分为木偶展览板块、专家高峰论坛、演出活动等四大板块,与会人员通过专场演出、论坛对话、交流互动等,探讨了木偶艺术的未来发展,也为深圳市民带来了非遗雅韵的独特体验。

结合现实场景 于交流互动中探析发展之路

面对审美和艺术需求已经分化了的公众,必须生产出多种多样的木偶艺术作品,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要,但绝不能背离我们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木偶剧创作与表演必须弘扬真善美,引领价值导向,同时兼顾市场效益,营造健康的曲艺生产传播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办单位和荔枝青年剧团共同邀请享誉国内外的专家、非遗传承人参与“木偶映耀·百年征程非遗木偶传承与跨界融合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泉州市政协委员林文荣老师、中央戏剧学院偶剧系教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学位,美国马里兰大学戏剧与舞蹈学院访问学者李姝特老师在论坛中做主旨演讲。

林文荣老师、李姝特老师详细阐述了认识木偶非遗跨界融合的重要意义,李姝特老师还结合自己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课题研究,对比了国内外非遗的传播特色。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荔枝青年剧团团长刘子源就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做了深刻剖析,大家群策群力,给西乡助力非遗木偶"活化"传承,献计献策。

在活动沙龙环节,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明军,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李金宇,深圳市宝安区戏剧家协会主席黄永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办文体负责人陈华明等就木偶非遗媒体传播——常态化、专业化和系统化、木偶非遗影视传播——用影像激发传承活力、木偶非遗普及传播——从认知到获得感的来源等三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一方面肯定了西乡街道对非遗木偶艺术的保护举措、支持手段,另一方面也对荔枝青年剧团木偶传承和创新给予了指导。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保护和传承需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跨界融合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必须拥抱数字化、数媒化的时代浪潮,不断扩大传播、加强创新、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年轻人传承非遗、爱上非遗。

打造“西乡样本” 传播木偶戏魅力

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木偶艺术,无论在东西方舞台,都有着特殊的魅力!作为木偶艺术节火爆的演出板块,西乡本土培养起来的荔枝青年剧团于艺术节期间带来了《千年非遗傀儡戏》。该戏除了在技术层面尊崇传统木偶,在创意上更是奔着给观众“头号惊喜”而去,将提线木偶、肢体、默剧、轻喜剧巧妙地融为一体,尤其是采用“提线木偶+轻喜剧”的创作表达模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采用片段式的故事语言,既有经典传统提线木偶的剧目,也有表现了现代日常生活的点滴轻喜剧融合,巧妙地将生活融入艺术。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李金宇表示,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一个注重系统性高质量发展、注重保护成果利用的新阶段。希望西乡非遗工作者、剧团都能以“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的重要纲领为指导,把文化遗产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广泛传播,打造“西乡样本”,让更多的人熟悉并接受木偶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