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实体商业,原创>

吹响中国白茶“集结号”:福建政和强势崛起 企业抱团效应初显

2021-06-08 14:52:38中国商报 收藏0 评论0 字数3,590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句俗语说的是我国特有茶类产品——白茶。作为微发酵茶,白茶的年代越久,味道就越香醇。比起广为人知的绿茶、红茶等茶叶品类,白茶的名气显得没有那么大。不过,近年来白茶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作为我国白茶核心产区之一的福建南平市政和县,也吹起了白茶的“集结号”。

因茶得名第一县

“喝杯茶吗?”在福建南平市政和县的中国白茶城,随便走进一家茶叶店,店主都会热情的招待客人一杯白茶。这个位于闽浙两省三市结合部的小县城,是我国白茶核心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

GetAttachment (2)_meitu_2.jpg

福建南平市政和县的中国白茶城

“我们政和,那可是因茶得名第一县!”在政和一家街边小吃店,老板娘提起政和的县名由来头头是道:宋咸平三年置县关隶,于宋徽宗政和五年因进贡白毫银针受赐年号,改名政和,为全国因茶得名唯一县。事实上,政和身上的很多标签都与茶密不可分:我国重要茶叶产区之一、福建省茶叶主产区、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白茶核心产区、政和大白茶品种发源地、“政和白茶”“政和工夫”红茶的原产地。

提及白茶,可能很多茶爱好者首先想到的是福建福鼎市。确实,即便是政和人也很难否认,福鼎白茶扛起了我国白茶市场的半壁江山。早在2004年6月,原国家质监总局就正式批准“福鼎白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为白茶主产区之一的政和县,在福鼎白茶的光芒下显得有些黯淡。

虽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但政和的白茶产业近年来才开始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起来。“以前大家没什么方向。”政和县多位茶企相关负责人都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们过去就是什么卖得好就种什么。“比如以前有段时间茉莉花茶市场反响很好,我们就都在做茉莉花茶,过段时间红茶行情很好,大家又都在做红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专注某个品类发展,整个县的茶产业就比较分散。”一位茶企老板直言,很多知名茶企都从政和收购茶叶,但很少有消费者知道这些茶叶是政和出产的。

像福鼎白茶一样,政和也开始重视起政和白茶的品牌价值。据悉,近年来,政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提出打造“政和白茶”公共品牌思路,品牌宣传推介投入近千万元。在政和县政府的推动下,政和的白茶产业迅速发展,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政和白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商标品牌。2020年,政和县产茶1.63万吨,产值16.22亿元。其中白茶8700吨,产值13.85亿元,比增17.4%。有机茶园3300亩,绿色茶园5230亩。

密集的政策支持使得政和县吸引来不少新的茶企。“这里相关政策环境比较好。”福建省深山茶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威笑称,没到政和县建厂之前,他算是在“流浪”,“都是在周边各个县收购茶叶。我们几年前决定留在政和,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前景。”

目前,政和有茶园面积11万亩,涉茶企业600多家。2021年,政和白茶品牌价值达50.34亿元。

市场快速发展

在我国六大茶类里,白茶可以说是市场最小的一类,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白茶大会暨政和白茶交易大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表示,白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产品,近年来发展形势喜人。“据协会调查显示,全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白茶;在流通消费市场中,白茶产品已高速跃迁为最受瞩目的热点品种,赢得了业内外的普遍关注。”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17年-2020年,白茶在全国茶叶总产量的占比由0.4%快速跃升至2.47%。至2020年年底,全国白茶产量已达到7.35万吨,农业产值75.2亿元。

市场的热度提升,明显地反馈到了白茶的价格上。据政和县代县长王丰介绍,政和春茶茶青(即从茶园里刚采摘下来的叶子)价格连续几年都提高30%以上,并且供不应求,为茶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记者走访多家茶企,也得到了类似的反馈。“今年新出的野白出厂价格是500多元一斤,主要就是茶青贵很多。2019年的野白差不多现在价格是600多元一斤,因为2019年茶青便宜,所以整体价格还好。”“今年牡丹王确实比较贵,价格起来了,以后估计会越来越贵。”多名茶企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和白茶的价格长期以来都比较低,但近年来呈现上涨趋势,并且市场接受度良好,销量也在不断增加。

牡丹王和野白都是白茶的种类名。作为微发酵茶,通常白茶年代越久味道越香醇,当然价格也越高。不过,对于今年茶青价格上涨,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茶企认为价格上涨是市场利好。“最直接的反馈就是,不少比较高端的新茶都已经卖完了,收入当然也会有所增加。”拥有自有茶园的佛子山狮峰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但也有茶厂对此持有保留态度。“现在市场价格变高,茶农就认为自己的茶叶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想种出品质更好的茶叶,就要让土地变得更肥沃,闲置期变长,普通品质的茶叶产量就会下降。”某茶企相关负责人说,“我的感觉就是,前几年厂里24小时做茶,这两年一个晚上可能茶叶就做得差不多了。”

吹响政和白茶“集结号”

政和县过去主要是卖毛茶(即初加工没有进行精细加工的茶叶),并且茶企多为中小企业,近两年更是有不少新的企业出现,如何将这盘“散沙”捏合起来,发挥地区集聚效应,成为政和白茶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白茶城的落地可以说是弥补了政和白茶产业的这块短板。据悉,中国白茶城是中农批集团的首个茶叶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是集茶叶展示交易、智能仓储、检测认证、信用担保、期货拍卖、金融服务、白茶价格指数发布及茶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全国白茶集散中心,目前签约入驻企业为139家。

5555_meitu_1.jpg

中国白茶城于今年4月开业

自4月开业以来,中国白茶城正在成为政和白茶的一张新名片。“这个月我们销量很不错,不少人不了解政和白茶,现在到了政和以后就会来中国白茶城了解一下。”澄源祥源茶厂相关负责人叶求青告诉记者,他在政和有自己的茶厂,主营批发业务,没有自己的零售门店。“我们厂子在山上,很难下来专门开个零售店,在县里开也没有什么意义。现在有了中国白茶城,可以说是我们厂的一个形象店,有客人在店里对白茶想了解更多的话,还能去我们的厂里参观。”

叶求青的经历也可以说是大部分政和本地茶厂的切身体验。白茶城内不少门店的老板都告诉记者,过去即便是了解白茶的客户,到了政和也只会去找特定的一两个茶企,“他们不知道去哪儿找茶厂,因为很分散。”有老板说。有了白茶城,客户的选择面就扩宽了很多,入驻的茶企也能有更多的客源。

如果都卖白茶,白茶城里的139家入驻企业岂不是同质化很严重?实际上,白茶城不只有茶厂的体验店,也有专做白茶储藏的企业,还有专门零售的企业,将整个白茶产业的所有流通链条都囊括在内。“看似都是卖茶的,其实大家擅长的地方都不一样,走的路不同,是有很大区别的。”政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继续细分的话,某个领域几家店出现同质化竞争在所难免,这个时候就要拼茶叶的质量和店家的服务了。

“当然我们也有压力,现在全国各地‘一片白’,如何让政和白茶突围,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福建省闽辉名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美凤告诉记者,随着市场迅速发展,不管当地茶叶合适与否,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做白茶,“但我们政和的茶叶肯定是最好最适合的。”林美凤自信地说。

据了解,林美凤的公司正在尝试在产品线上推陈出新,试图抓住年轻人的心。“我们在尝试做白茶茶包,有一些年代比较久的茶叶比较碎,客人不喜欢,但丢了很可惜,做成茶包正好合适,符合年轻人现在既要泡茶养生又要方便的需求。”林美凤告诉记者,她们不擅长做销售,都交给经销商来做,目前还是会专注产品生产研发,尝试开拓茶包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当然我们不会用年份浅的茶叶,肯定都是好茶叶,要打中高端市场的。”

除了专注生产的茶厂摩拳擦掌搞产品创新,记者走访多家门店了解到,不少专门零售的茶企已经在运营自己的品牌,正在向线上渠道发力。“我们发现线上渠道是很大的市场,不过目前如何打出政和白茶的名气,运营好自己的品牌,我们还在摸索中。”佛子山狮峰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筹备自己的天猫店。

比起已经享誉大江南北的福鼎白茶,现在的政和白茶名气尚不显,但随着中国白茶城这把“集结号”的吹响,政和茶企的抱团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据悉,除了中国白茶城,中国白茶博物馆项目、以及东平、石屯、铁山、镇前、澄源五个乡镇建设政和县白茶产业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国白茶研发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工作站签约落地政和。下一步,政和县将探索“白茶+”产业,健全政和白茶产业链条,打造全国白茶集散中心,让政和成为白茶精品的输出地、标准的制定者。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挖茶产业资源和内涵,打通茶产业全链条,同时积极建设‘无肥无药’生态茶园,稳定现有茶园面积,推动茶叶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把茶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南平市副市长何明星说。

责任编辑:刘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