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民间投资回暖 呼唤政策“加温”

特约评论员 张国栋

2021-04-27 11:39:31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837 分享

据报道,继我国经济“一季报”发布后,多省份密集发布首季经济“成绩单”,民间投资加速回暖成为突出亮点。

这是好兆头。我国经济稳步复苏,市场主体预期改善,民间投资信心加快恢复。国家促进民间投资政策不断发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创新投融资方式等,民间投资积极性提高。减税降费力度持续加大,企业经营负担减轻,民间投资能力增强。同时,国家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将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用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推动规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提升民间投资能力。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投资回暖,一定程度上也在呼唤政策“加温”。虽然就当前而言,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层面,相关政策的“温度”已经不低,但在某些领域和方面,还有“升温”的空间。

首先,在放宽市场准入等方面,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吸引更多民资进入补短板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与创新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因为有些领域尚未完全开放,有些领域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所以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准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民营投资的积极性。

其次,民间投资增长基础尚不牢固,增长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要切实打通促进政策有效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市场准入方面,要对民间资本进一步放开部分垄断领域;公平竞争方面,促进公平竞争秩序建设改革措施要落实到位;资金来源方面,加力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不公平问题。此外,还要提升盈利预期,增强民间投资的信心。

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重点关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进一步创新民间投资方式,引导民营企业跟投或在政府搭建的设施基础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采取更优惠和便利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产权保护预期,激发民营投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笔者认为,相关支持激励政策应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加温”,不断优化。这样才能上下协同,齐心画好“同心圆”。(特约评论员 张国栋

责任编辑: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