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正吸引更多境外消费回流,买买买成为越来越多人去海南度假的新姿势。
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快速增长,总销售额超320亿元。2021年1-2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83.24亿元,同比增长319.7%。一个个令人欣慰的数字,可以洞见海南离岛免税经济的韧性好、潜力足、活力旺。
“出国扫货”曾是国人出国旅行的标配。但近年来,随着进口渠道拓宽、免税购物政策更完善,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轻松选购来自全世界的好物。
可以肯定,境外消费回流会持续呈现增长态势,免税购物成为承接境外消费回流的主要业态。海南离岛免税政策10年5次升级,每次都产生积极效应。10年来,离岛免税购物限额从最初的每人每年5000元发展至目前的10万元,品类从18大类发展至目前的45大类,打破离岛交通工具限制,开放网上销售渠道。在免税店里,免税、折扣、积分抵现,各种优惠可叠加使用,来买买买的消费者不仅可以现场购物回家,且还支持直接包邮到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影响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跨国便利流动,在此背景下,如何把国内市场做大做好,吸引更多境外消费回流?“鼓励重点城市增设一批离境退税商店”“在符合条件的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开展‘即买即退’业务”“增加海南离岛免税城市和门店”……今年1月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就完善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提出系列举措。
今年,北京、广东、云南等地也提出,要引导和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免税消费潜力巨大,不论是增设离境退税商店,还是布局免税店,都有利于促进免税市场的发展。建议适度提高市内免税店免税额度,延长免税购物有效期,对免税商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扩大免税商品范围,鼓励重点城市增设一批离境退税商店,在确保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在符合条件的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开展“即买即退”业务。获得免税经营牌照的企业也需扎实练好“内功”,避免整个产业走向低水平发展。各地也应积极总结境外消费回流的经验,扩大优质本土品牌在免税零售渠道的展示与销售,提升中国制造影响力。
总之,吸引消费回流最终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更多消费者的目光聚焦到国内市场。这正是企业练好基本功、留住消费者的机会。有关各方应积极推动打造一批优质自主品牌,促进国内产品供给结构升级,优化国内消费环境,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和认可度。(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