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三峡库区“空壳村”的集体经济之变

2021-01-27 09:12:17新华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112 分享

背靠国家5A级景区小三峡,双龙镇将生态旅游作为集体经济发展重要方向。新华网发(资料图)

  新华网重庆1月26日电(王龙博)在双龙镇腊肉生产加工车间内,村民罗元香正熟练地进行猪肉腌制。由于平时需在家照顾孙子,这份在家门口找到的工作让她十分满意。

  地处小三峡深处的巫山县双龙镇,曾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仅仅三年前,双龙镇20个行政村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 “空壳村”,缺产业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首要原因。

  背靠国家5A级景区小三峡,双龙镇将产业方向聚焦在了生态旅游、电商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推动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并以分红、公益岗位就业、扶贫车间务工等形式带动1790户贫困户脱贫,实现“空壳村”巧变“实心村”。

  发展村集体经济,先得有启动资金。双龙镇通过积极争取巫山县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先后在10个贫困村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20个且全部并网发电,累计收益350多万元。“通过贫困村+非贫困村带动模式,并按7:3对收益进行分配,20个行政村首次实现了集体经济全覆盖。” 双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后,双龙镇进一步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三变”改革路径,采取资金变股金方式,组织20个村出资65万元,引入社会资本35万元组建双龙福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办双龙福农业公司,其中村集体占股65%。

  如今,公司注册的“双龙福”商标旗下,已有农副产品策划、包装、销售和文创产品研发等板块,并开发“辣椒酱”“福字钥匙链”“福字冰箱贴”“小福栗板栗” “红叶雕刻画框”“农村土猪腊肉”“小生有李脆李酒”等20个福文化系列扶贫产品,通过走进重庆主城商圈开展公益市集、直播带货等形式,累计消费扶贫收入650多万元。

  双龙镇还积极推进宅基地复垦,盘活“沉睡”闲置房屋。近三年来,当地成功交易14个地票项目,累计复垦1796户1035亩,集体经济增收584.6万元。在黑龙村,包括复垦所得收益在内的资金已投入发展脆李1500亩、核桃1500亩、中药材500亩,并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实行“保底分红+利益分红”,实现了产业扶贫“输血”变“造血”。

  让财政扶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也是双龙镇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探索。此前,安坪村通过建立扶贫车间作为村集体资产出租,成功吸引服装和土特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在租赁费纳入村集体经济之外,村民还新增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在集体经济的助力下,双龙镇正在加快实现农村变景区、农舍变宾馆、农民变股东的转变。” 双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抢抓小三峡旅游提档升级机遇,丰富农特、文创产品种类,把更多游客引到双龙、留在双龙。

(原标题:【脱贫攻坚答卷】三峡库区“空壳村”的集体经济之变)

责任编辑:秦楚翘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