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闻专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安徽长丰县:打造特色产业 助力脱贫致富

2021-01-21 16:52:10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946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安徽报道(记者 刘群 图/文)1月20日,中国商报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采访时获悉,近年来,长丰县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抓住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开发等机遇,加快发展草莓、甜瓜、稻虾共养、生态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推进精准扶贫,激发乡村活力。

 1月20日,农户正在长丰县罗塘社区扶贫产业基地采摘草莓。

据了解,围绕现代农业“310”工程,近年来,长丰县大力推进草莓、稻虾共育和薄壳山核桃产业。目前,该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稻虾培育面积达25万亩,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达7万亩。草莓总产量达35万吨、产值达61亿元、亩均收益2.6万元、品牌价值达73.66亿元,“长丰草莓”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长丰县获评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数字乡村试点县。

在推进特色种养业精准扶贫方面,长丰县扩大“红草莓”主导产业扶贫成效。全县7284户贫困户稳定发展特色种养业,覆盖贫困户18520人;3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235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建成市级标准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65个,45个贫困村均建成一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

        

夫妻双双“育”草莓

在有“莓乡小镇,甜瓜之乡”之称的长丰县罗塘乡,2016年以来,该乡先后申报投入财政资金4562.6万元,实施了6432个到户产业扶贫项目。全乡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3256万元,带动全乡1027户贫困户增收脱贫。罗塘乡共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各类农业合作社36个、家庭农场85个、种植大户823户,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7个。同时,罗塘乡大力引进优质新兴的草莓、甜瓜品种,目前该乡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注册商标3个。

罗塘乡贫困户樊福友向记者展示“脱贫光荣证”。 

长丰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县将全面塑造现代产业新优势,实施“产业提档工程”。瞄准农业高质高效,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有机农业、互联网农业,加大草莓、稻虾、薄壳山核桃等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投资30亿元实施23个农田水利、土地整治等项目,争创国家级草莓现代产业园,高标准承办全国都市农业现场会,积极申报世界草莓大会,从而全力提升乡村振兴速度。

责任编辑:马文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