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仍须形成合力

特约评论员 吴学安

2021-01-15 09:12:27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886 分享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之徒也开始利用其进行非法活动,消费领域的侵权欺诈、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产品、个人信息泄露等让消费者损失惨重。针对这些痛点,有关各方应该共同努力,着力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进一步加大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消费欺诈等现象的存在,不仅使得广大消费者蒙受了经济损失,还会削弱消费信心,拉低消费意愿,并可以形成挤出效应,甚至还会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消费领域的这种毒瘤,必须加以彻底铲除,才能为广大消费者打造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合理、童叟无欺、井然有序、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打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应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自律、群众监督,建立起诚信的市场经济环境体系。相关部门要完善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机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渠道,教育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自觉完善诚信经营行为。

一方面,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投诉举报集中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要积极开展市场整治活动,推动联合监管执法,着力增强产品品牌形象意识,尽力维护消费者权益,诚恳接受消费者监督;另一方面,应鼓励消费者依法主动投诉、举报失信经营行为,并依法主张自身消费权益,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之权,为维护消费市场环境的安全有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全方位提升行政监管效能、企业自律水平、社会监督能力和群众消费信心。

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及保持经济稳定的“压舱石”作用愈发突出。特别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扩大国内消费、挖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更有战略意义。基于此,守护、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也更为重要。

消费有信心,经济发展才有新动力。虽然目前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加以完善和改进,真正打造出一个没有虚假、没有欺诈,唯有风清气正、公平买卖的消费市场诚信环境,才能更好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激发消费市场潜力,使消费者在拥有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市场监督权等的情况下,敢于消费、愿意消费。(特约评论员 吴学安)

责任编辑:钟鸣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