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12月10日下午,中国商报社、中国商业出版社在京举办主题为“提升内需驱动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八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会上,欧芭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艺卓,湖南万家丽实业集团董事长黄志明,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姜伟,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燕川,秀水街集团总经理胡文莉,上海递灵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兴武针对“双循环下中国商业的新趋势”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演讲实录: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各位嘉宾好,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第一场对话有一个关键词——双循环。我觉得双循环内需是战略基点,但是内需的关键是消费。我们的商业企业如何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消费,或者挖掘消费就是当务之急。今天请到了六位嘉宾,想听听他们的看法。第一位嘉宾蔡董从事美发美容事业,除了有美发美容实体店,还有培训学校、美容产品,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也是消费闭环。蔡董,咱们的消费习惯和特点都有哪些变化,咱们的企业又是怎么做到随心而变的?
蔡艺卓:我参加过几次中国商业创新大会,今年非常开心,刚才上台发言的领导说到,我们的化妆品业已经增长了12.6%,这是非常好的数据。别家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做品牌。打造一个品牌,从买卖的思维到服务的思维,现在是体验的思维,让体验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比的是体验数据,顾客感受的是你的产品、服务、技术。疫情期间消费者也要去理发、要护发,只要品质够硬,不管企业遇到什么危机,都会给顾客最好的体验。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消费者不一定是不想消费,可能是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造成的。提到湖南,大家可能会想到辣妹子,现在湖南还有一张新名片就是万家丽。万家丽就是一个字——大。万家丽有一个购物中心,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能停靠100多架直升飞机。请教万家丽的黄总,大规模对零售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志明:万家丽的这个购物中心有三个拐角,是以中国的国学文化设计的。城市在提质,过去门店和今天的城市都在提质,现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商业体系。酒店和影院线上和线下在结合。我们做的是线上往线下走的信息渠道,所以通过互联网+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一个新高度。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咱们常说菜篮子米袋子,特别是这次疫情,这两点是定心丸。经历这次疫情,大家的买菜习惯也发生改变了——都在网上买,特别是互联网巨头纷纷跟进。我想请问一下姜书记,咱们的经营策略和消费需求有没有什么改变,或者消费特点有没有做调整?
姜伟:今年的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蔬菜集团做农产品批发流通领域,是上海市民的菜篮子,我们也是责无旁贷地提供保供责任。蔬菜集团是一家有着65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全国资企业,我们主要任务是两确保一稳定,即确保上海市民农产品的供应、保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保持农产品物价相对稳定。这些年从蔬菜领域逐渐向菜肉果等农产品领域转变,今年疫情以来探索传统农批向智慧农批转移。今后要向产业经营转型,发挥蔬菜集团大市场、大流通、大平台的作用。
今年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也经受住了考验,上海没有出现过农产品短缺,价格也比较稳定。但今年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怎么利用大数据实现传统农批向智慧农批的管控?从线下的平台管理向线上线下联动经营的一个转变,这些都是我们在探索的,包括现在在建的农产品供应链O2O平台。不是蔬菜集团做终端零售,但是我们是实现从源头基地到市场再到中间批发商的这种流通模式上怎么利用大数据,利用网络,利用现代的技术提高管理技能和流通效率,这是今后不断探索的方向。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变是常态,不变是商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北京有一家有温度的商业企业——超市发。其实,超市发像上海蔬菜集团一样,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所以温度这个词约等于责任。请问超市发的李总,责任与经济效益怎么做到有机统一?
李燕川:责任和利益是不是矛盾体?我个人认为不矛盾。超市发1950年成立,是百分之百的国有股份。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这个责任没有,挣多少钱也没有意义。我们企业的效益在今年1月-11月依然增长超过7%。虽然线上都在唱衰实体店,但实体店做好依然有效益。在疫情期间,超市发承担了全北京市蔬菜的供应,尤其6月新发地暂时闭市之后,超市发带着北京市18家企业,大手拉小手,满足北京老百姓的需求。我们今年获得了全国的抗疫先进集体,是唯一一家零售企业获得此项荣誉。责任不分国企和民企,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北京还有一个地方,大家一听它的名字耳熟能详——秀水街。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不管是一些国际政要,还是大家身边的少男少女都愿意去那个地方购物。秀水街也在适应消费需求、挖掘潜在的消费潜力,一年过去了,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胡文莉:今年因为疫情影响,零售企业更关注一贯以来大家提到的供给侧改革,包括今年从双循环到内循环的转变,也让每个零售企业重新思考。客观地说我们是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从企业责任角度来讲,我们第一个举措是从今年2月开始宣布给全体的商家免租,到现在免租了10个月。既是承担企业责任,也希望在这个过程走好自己的这条路。基于企业不断的创新,给今天的转型做下了根基和基础。
秀水街在2016年大规模启动数据深入化的运营,通过分销机制和所有国际国内旅游机构,包括我们自己会员体系打通,能够强关联到所有消费的属性,也能够真实地通过数据辩识到国内市场整个发展潜力,从而让我们看到消费者在今天这种环境下的购买实力。从4月开始,我们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继续坚持整个秀水街国际化的属性,一定要通过这次改造提升整个消费者的体验;二是要保留秀水街国际化的属性,达到国际游客旅游休闲目的。此外,我们还会秉承原来的小而美,我们赞成把中国的品牌慢慢孵化出来,通过小店经济的模式让消费者购买到中国的好货。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递灵客是两个英文单词的英译,即“删除中间环节”。孙总,你删除中间环节的勇气和底气来自哪里?
孙兴武:递灵客是从2007年在广东做东阿阿胶连锁店的实践当中发展出来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的思想。我们提出了四个环节的解决方案,把食品从源头采购生产一直到销售的过程记录下来;把记录的内容向所有的消费者公开;消费者如果发现问题,可以举报;最后消费者要投票,表决这个举报是否真实,如果真实有重大的奖励,我们再改进这个环节。所以,在东阿阿胶产品运营过程当中,我们给递灵客商业模式用了“删除中间环节”这个英文单词,直接直达是我们对食品的解决方案。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最后,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回答:您觉得下一步商业趋势是什么?
蔡艺卓:什么都可以模仿,但唯一不可以模仿的是我们跟顾客之间的关系。
黄志明: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掌握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实体经济互联网,因为“互联网+”与实体互联网整体发展思路紧密结合。
姜伟:我觉得未来的商业趋势是集成,从平台角度来讲集成的价值挖掘对我们来讲更重要。
李燕川:将来的商业不在天上,不在地上,是在顾客心中,你在顾客心中有多大,你的市场就有多大。
胡文莉:怎么满足顾客消费习惯,未来应该还是消费者的个性化、小众化、泛品牌化。
孙兴武:消费者融入到品牌的经营和发展是未来的趋势,线上线下是未来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辑胡斌:时间有限,对话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