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泡沫戳破之后 在线教育乱象不能成难治之疾

2020-10-27 09:49:27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765 分享

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成为刚需,市场规模急速增长。今年1至7月,共有2.5万家在线教育企业注册成立,平均每天新增120家。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在线教育领域的相关投诉、维权等问题也愈加突出。其中,诱导学生分期付款等行业旧疾再度兴起。

在线教育乱象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伤害,同样会伤及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这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当一个行业被污名化后,消费者定然会对其失去信心。以打卡返现难为例,看似是打卡返现金、推广返佣金,甚至打卡0元学,但实则是营销套路,家长很难等来当初返现的承诺,甚至无法退掉剩下的课程。

在线教育乱象亟须整治。首先,需要对行业监管再加码。最为重要的是,市场监管、教育、互联网管理等多个部门应当形成监管合力,开展整治活动,对于各类霸王条款进行清理并及时给予处罚,在开办资质、产品质量、师资队伍、收费退费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

其次,推进在线教育立法确保有法可依也亟待被重视起来。如,通过立法对在线教育平台在准入门槛、师资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既有利于满足民生需求,更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有关方面不妨积极尝试。

第三,祛除在线教育乱象,更离不开行业自律。不久前,多家在线教育机构共同签署《K12在线教育行业自律公约》,对课程设置、师资、广告宣传、退费办法、格式合同等方面进行了约定。这就值得肯定。事实上,一些行业旧疾并非难以根治,关键是行业自身有刮骨疗毒的勇气,而这也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后,消费者维权渠道亟待更通畅。中消协8月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教育培训服务投诉增多,投诉集中在虚假宣传、虚假承诺、协议条款不清晰、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付费且退款难等方面。对于消费者的这些投诉,相关职能部门需要重视起来,既要保护好消费者权益,更要对行业乱象进行有力整治。(杨玉龙)

责任编辑:钟鸣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